日子過的很快,轉眼就到了元宵節,除了奶奶家偶爾會有人過來打秋風之外,這個年過的還是挺高興的。
一大早,趙水兒便起來了,說好的今兒去鎮上看元宵燈會的,她可是期盼了好久,來這的第一個元宵節,希望能看到電視裡那些熱鬧的場面,猜燈謎,吟詩作對,俊俏的才子佳人,每一樣都對她充滿了吸引力。當然,那些小說裡常有的刺殺搶劫什麼的就不要了,她還是個愛命如財的小蘿莉,可不想那麼小就死翹翹了。
“姨奶奶,您就跟我們一起去吧!”趙水兒笑著搖著姨奶奶的手,擺出一副小女娃撒嬌的架勢來!
“水丫頭,還是你們去吧,我都一大把年紀了,跟著你們這些晚輩湊什麼熱鬧,你們去,你們去!”姨奶奶搖著頭,一手比劃著讓他們去。
“既然這樣,我也不去了,我在家陪娘吧!”大表嬸換了一件新衣裳,趙水兒見天給她的布,一踏進堂屋,便聽見娘說的話,孝順的她趕緊也推了去鎮上的打算。
“老大媳婦,你去吧,我在家好好的,有手有腳,那用的著你陪。”
“娘,我還是留下來陪你吧,這幾天天氣不好,您老不是有風溼嘛,還是躺著好些。”
“真的不用……”
“好了,都別爭了,你們都去吧,家裡有老頭子我呢。”
最後除了於爺爺還有姨奶奶,就連腿腳不方便的爹也去了鎮上,當然不可能走路去了,搭的是村長爺爺的馬車還有劉二叔家的牛車,一大群人浩浩蕩蕩的去鎮上了。
到了鎮上,把馬車牛車趕到劉四叔家開的傢俱行後院拴著,之後村長爺爺便帶著爹三個哥哥默默小寶去了附近的一個小茶館,向他們引薦永和鎮青山書院的一個先生。
村長本就是讀書人,最喜歡的就是村子裡多出幾個讀書人。趙水兒兄妹身世坎坷,能夠攢出銀錢讀書他也是支援的,年前水丫頭就給他說過,讓他幫忙辦理三個哥哥去鎮上讀書的手續,為此他還親自去書院找了先生說情,讓他們可以按月交束脩銀子。這也是考慮到他們幾個是沒有大人幫襯孩子,手頭緊,每個月緩一緩也能讓他們日子好過些。
可是現在,他們家又多了一個,這一家就是四個上學的娃,可不好辦了,於是村長尋了趙老五談話。
“老五啊,之前丫頭說要上學,我這邊已經跟書院的先生都說好了,現在又要加一個,估計不好辦呀!”
趙興富有些歉意的點了點頭,知道這事讓村長為難了,“村長,實在對不起,這事是我考慮不周了,要不這樣,就讓子赫暫時不去吧,他還小,去了學堂也不知道能不能認真學習?”
“這怎麼行,子赫這孩子學習能力可強了,聽水兒說他都能背千字文了,這麼好的苗子肯定要早點送到學堂讓先生好好培養,放在家裡還不得把他耽誤了啊。”
“可是,村長……”
“老五,你別說,我知道,你是怕別人有閒話,對吧?”
“恩。”自己的孩子送去上學了,住在自己家裡的其他孩子就不管了,這事他趙老五做不出來。
“你看這樣行不,元宵節那天我們一起去鎮上,我把書院的夫子請出來,讓他看看你這幾個孩子,如果他覺得可以,我們到時候再向他說說情,看能不能破例下。”
“這樣就再好不過了,只是又要麻煩村長您了。”
“都一個村的,說這些話就太見外了,再說,我可是還欠著你家水丫頭一個人情呢,這次還了,不然憋在我心裡悶得慌。”
……
於是才有了在茶館見先生的一事。
今天幾個孩子都穿著趙水兒讓鈺菲姐幫忙趕製的新衣裳,衣角都被理的整整齊齊的,一想到馬上就能見到學院的夫子了,三個哥哥都緊張的不得了,只有小默默還有四喜一副好奇貪玩的模樣,可能是少不更事吧,到底沒有什麼值得害怕的,當然這裡面還有一個例外,那就是小寶,沉著冷靜,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比坐在輪椅上的趙興富還要淡定。
“蘇兄,您來了,裡面請。”村長爺爺今天穿了一件藏青色的袍子,見留著山羊鬍子的先生進來,忙迎了上去。
“劉兄呀,今兒可是元宵佳節,你把我老頭子喊出來到底所為何事?還非得到這茶社來說,去家裡可不更好?”
“蘇兄,實不相瞞,今兒請您來,是有事想請你幫忙。”
“何事?難道又是你們村子裡的事?”
“進去坐下再說,我先向您引薦幾個人。”
“裡面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