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符公司現在發展這麼好,現在已經可以預知,將是一家獨角獸般的企業,我知道,這裡面就有你很大一部分功勞,單說企劃,就是出自你手。對於經濟,你並非不懂,說說你的看法,給你二伯做個參考。” “我來說?”江辰瞪大雙眼,沒想到,這上面,還有自己的事。 “讓你說,你就說,別吞吞吐吐的。” 迎著阮祥與李政會,還有阮宏濤三人的眼神,江辰張嘴不知該要如何開口。 “小辰,讓你說,你就說,說錯也沒關係。”終究是阮祥,心疼自家女婿,開口鼓勵道。 看來,今天不說不行了,但要江辰真說出真東西來,也太難為了他。 前世的江辰,不是公務員,而只是一個小社畜的普通打工人,此舉是要把他架在空中啊。 江辰努力回憶著,前世關於城市發展的相關印象,腦中想著要怎麼表達出來。 “城市發展,共有六要素,分別是人力資源、自然資源、資本、技術、市場以及政策。如果我所記沒錯,深市現在人口約為百萬,身為特區,人口少了。人才的出現,有一個基數,那就是人口。常住人口越多,越是出人才,以人為本。二伯可以出臺相關人才引進政策,對人才進行分級,給予一定的補助和優待。” “自然資源方面,深市得天獨厚的深水良港,在我們靖國而言,像深市這樣的深水港不多,這就是一條很優秀的資源,可以加以利用。其它的,我想二伯比我懂,我就不多說了。” “資本的話,招商引資是一個城市發展的必須,只有資本多了,才會有機會,人才引進之後,才能創造價值。國家對於特區,本身就有各種各樣的優惠條件,僅這一條,吸引的資金,就會是天量。這些資本進來之後,如何管理和使用,就是工作重點中的重點。” “但有一點,資本也是分級的,各類資本對應著城市發展的規劃方向,這一點,一定要注意進行引導。最好是成立專業部門,進行管理,在辦理流程方面,可以給予綠燈通道。” “那什麼是深市應該有的發展方向,我覺得技術的創新,將會是一張可以被使用的深市名片。堅持把創新作為城市發展的主導戰略,積極構建綜合創新生態體系,完善創新驅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產業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建立全過程創新生態鏈。這一方面,我們可以培育和壯大,以產業叢集模式,深化挖掘其中的潛力。” “把前面幾條做好,市場就會順應而生。市場需要引導,一個公司需要,一個城市,更需要。如何把市場做大做強,在於特色,緊抓住我上面所說的創新這一條發展特色,就可以有大收穫。” “這最後一要素,便是政策,這方面,我就不說了,市場有市場的規則,如何引導,關鍵節點,就在政策的制訂上。二伯主政一方,考慮到以上的幾條,以您的政治嗅覺,完善好它,完全沒問題。我就不在這,魯班門前弄斧了。” “我的話說完了,以上只是我的一些淺見,具體事具體看,我就不多說了。” 好不容易說完,江辰長舒口氣,這樣的話,下次再也不說了,太累人。 一邊組織,一邊回想,說出來這些,江辰感覺自己本就淺薄的知識,已經被掏空。 江辰不知道的是,隨著江辰六要素的擺出,四人面面相覷的瞪大雙眼,眼中充斥的,都是興奮色彩。 對於問江辰,老爺子只是一時興起,想聽聽江辰怎麼看,沒想到,會收穫如此大的驚喜。 這一套,運用到任何一家城市發展當中,都可以,這是一條萬金定律,沒想到被江辰給總結了出來。 當然,這些所謂的六要素,並非江辰獨創,早有人總結過,可你別忘了江辰的年紀,一個未畢業的大學生,他能說出這些,已是強於絕大多數的年輕人。 一陣沉默後,書房中,響起老爺子開懷的大笑聲。 “好,好,好,好一個創新概念,小辰,你要不要考慮一下,考公?” 江辰忙連連擺手,“外公,別,我沒那意向。以我這點微末知識,入官方任職,只會壞事,千萬別。” 見江辰拒絕,四人微不可察的嘆出口氣。 在四人心中,紛紛為江辰志不在此,表示惋惜。 江辰作為阮家第三代,條件得天獨厚,再加上本身具有的理論知識,還有其表現出來的天才,如果願意從政,對於阮家這樣的頂級家族來說,是一大幸事。 三人齊齊把目光看向老爺子,在阮家,只有老爺子,才最有發言權,決定一切。 “算了,既然小辰不想,不要強求。再說,條條大路通羅馬,也不是非得從政。” 說完,老爺子看向李政會,又說道,“剛才小辰說的,你也聽到了,一切可以參照,相信只要你真能做到像剛才說的,一定可以把深市這個新崛起的特區,發展起來。” 李政會點點頭,笑看了一眼江辰,把話題岔開了去。 接下來的時間,江辰多看多聽少出聲,就算說到,也只是點到即止。 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