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大衛把江辰送到洛杉磯機場,登上飛國內的航班。 到達時,已是晚上七點半,來接江辰的是江府管家江小玲。 見到江小玲,江辰忍不住來了個熊抱,抱著江小玲溫軟的身體轉圈。 將頭埋進江小玲懷裡,江辰久久沒有起身。 隨著時間的遞進,江辰發現自己已經不能離開這個家,離開家裡的人,自己真的已經把這裡當家。 在洛杉磯的日子裡,江辰像離開的遊子般,腦中都是想著家裡的一切,就想快點回去。 如果要不是暴雨,也許漂亮國之行,不會待快一週,才回國,可能早就回來了。 江小玲溫柔的輕撫江辰的頭,沒有說話,只是抱著江辰的手,緊了緊。 回到家裡,江辰走進別墅,才發現阮青和李琴,已經把飯菜擺好,等著他回來後,一起吃晚飯。 “你們都等急了吧?不用等我的。”看著幾人,江辰溫柔的與他們對視,開口道。 有人等自己回家,備好飯菜等他回來,旅途上的勞累與奔波,瞬間消失不見。 如此溫馨的一幕,在李琴開口後,直接打破,弄得江辰哭笑不得。 “在那幹什麼呢,快點,為了等你,我都餓死了。要不是青姐和玲姐硬說要等你回來再吃,我就不會餓到。” 阮青輕打了下李琴,看著臉皺成一塊,呆愣住的江辰,終於忍不住笑了。 阮青的笑聲,像是開啟了某個開關,李琴跟著忍不住哈哈大笑。 一時間,屋子裡充斥著幾女的笑聲,唯一沒笑的,是江辰,他笑不出來。 “好了,快點吃吧,坐了一天飛機,一定很餓吧。”江小玲拉著江辰來到餐桌邊,把他按在椅子上,說道。 菜餚很豐盛,天上飛的,水裡遊的,地上跑的,都有。還有江辰的最愛,一碗雞蛋羹。 黃黃嫩嫩的雞蛋上,澆淋上佐料,香噴噴的味道,讓江辰臉上終於露出了笑容。 一邊吃,江辰一邊不忘感嘆道,“還是家裡吃得香,在國外,吃不習慣,就算中餐,也是改良過後的四不像,可讓我的胃受了大罪了。” 阮青正給江辰夾菜,聽到江辰的吐槽,忍不住說道,“我們國內的菜,要不味太重,要不太辣,國外的人,一時適應不了,肯定要改良,要不然誰會為它買單?” 江辰愣住,望了阮青一眼,無奈的別過頭去。 淺顯的道理,誰都懂,自己只是借抱怨,來詮釋自己想家而已。 這只是個小插曲,餐桌上,氣氛仍一片溫馨。 好好休息了一晚上,江辰早早起床,準備今天去學校,見老師張遠。 小樓裡,江辰到時,看到老師張遠,正坐在書房裡泡茶。 見到江辰,張遠笑著對弟子招手。 “快來,到了一批新茶,是今年新上市的雨前龍井,喝喝看,味道如何。” 對茶,江辰沒有研究,好喝與否,都在口感。 這茶的確不錯,茶的清香刺激著味蕾,喝下去後,口舌生津。入口的微苦,再到最後的醇香,讓江辰對龍井這道有名的茶種,有了新的一個認知。 “茶不錯。”為免張遠追問,江辰又開口道,“老師,對於純音樂創作,我沒接觸過,跟我講講需要的注意的地方,行嗎?” “還以為你會很牴觸,本來擔心著呢,現在看到你這樣,我終於放心了。” “純音樂分支有自然音樂,自然幻想樂。按演奏樂器大致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用自然樂器演奏的,包括一般聽眾熟悉的常規樂器,如鋼琴、小提琴、吉他等等。第二類則是電聲樂器,它所製造的音響也偏重神秘、飄渺的色彩。第三類是前二者的混合。” “現在世界的純音樂主流,還是鋼琴和小提琴曲為主,但在我們國內,也有不少的二胡等名作,一切以作者需求和創作方向為主……” 接下來的時間裡,張遠把自己知道的,關於純音樂創作的樂理,以及創作注意點,跟江辰進行了一個科普。 也算不上科普,身為音樂教授的張遠,在音樂領域,也是嘗試過的,跟江辰說的,也是自己的心得。 音樂從業者的心得,非嫡系親隨,不可能會說。 張遠的知無不言,讓江辰的心中頓生暖意。 “總之,純音樂只是一個概念,並非不能加入人聲等,不能硬性定義,哪些是純音樂,哪些又是雜音樂,這很不合理。之所以叫純音樂,只是現在音樂圈裡,預設的叫法罷了。” “創作的原理,在於樂句,以及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從而進行樂器填充,以和絃及回聲部等,加以延長,用樂器聲音表達出來。想要創作一首原創,說難也難,說容易也容易,就看作者對於音樂的認知,最重要的是靈感。” 說到這,張遠停住話頭,講了快兩個小時,現在有點口乾舌燥。 江辰不知何時,已經拿著個本子,對老師剛才所說的話,做記錄。 初入不知山徑,進入又不知山中,江辰越聽越覺得頭暈乎乎的。 看來,想要自己真的擁有自己的原創,路長且遠,目前的積累還不夠。想要應對這次,只剩下唯一的可能,搬運前世的曲子。 《藍色多瑙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