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3 / 4)

小說:少林方丈 作者:指環王

現襲了什麼爵?晉了什麼職?可定下媳婦了沒有?” 昌樂大長公主笑道:“託老太后和陛下的福,現襲著一個閒職。孫子媳婦兒倒還沒定下,我正為此事發愁呢,今天索性託老太后做主,幫著尋一個好的來。” 老太后拍著尉遲公子的手樂呵呵地笑道:“行!這事兒就包在我身上了!” 明帝的女兒、賀公主的堂姐河南公主幾個月前新嫁到尉遲家,附馬正是尉遲公子的堂兄尉遲敬。此時,賀公主正和她說著什麼悄悄話。忽見尉遲公子進了明閣,不覺怔了怔,卻聽堂姐在耳邊低聲說,來者是她夫君的堂弟尉遲佑後,方知剛才在御園哂笑自己箭法的人,原來是姑奶奶的孫子、表兄佑哥哥。 兒時,老姑奶奶長樂大長公主常帶著賀公主的這位表兄進宮,在皇祖母老太后的含仁殿裡,賀公主也常和他一起玩耍。十多年不見,兩下一時竟不認得了。不過細看上去,兒時的眉眼五官倒也沒變。想想剛才大長公主說起他小時候愛流鼻涕的事,禁不住望著他捂嘴一笑。 尉遲公子不知賀公主這一笑所為何故,心下早已痴了。 他分別見過叱奴太后、祖母大長公母和姑姥娘陽平公主後,任由老太后拉著手兒不住地誇著,然耳聽太后和祖母、姑姥娘說著閒話,眼睛卻不時地朝賀公主和河南公主兩人站的這地兒望著。尉遲公子耳見賀公主似有些心神不定的樣子,不時探頭朝窗外瞅。待他又回答了老太后幾句什麼話,再拿眼去尋時,那邊此時只剩下了嫂嫂河南公主,賀公主早沒了人影兒了。&nbsp&nbsp&nbsp&nbsp

少林方丈(第二十一章)(4)

尉遲公子在人群中睃巡了幾番,依舊不見公主的影子,一顆心如被人摘走似的,一下子虛落得發慌起來。長這麼大,他也不記得這個世上還有什麼能令他如此澀楚悵惘又拂之不去的東西…… 尉遲公子悵然若失地一路離開皇宮御苑回到了自家府上後,直到此時,一直以為自己活在這個世上已無所不備的尉遲公子,發覺自己竟是如此的微不足道。就連自己的四品閒職,也不過是仗了父親和祖父的功勳才被特別恩敕的。始終沒有為大周朝廷、為陛下的江山社稷做過任何一丁點兒的事情。 一向淡看功名的尉遲公子,突然萌生了對功名的強烈渴望和建功立業的雄心抱負。他決定離開生活了近二十年的公府,離開京都繁華之地、溫柔之鄉。 當尉遲公子對父親和叔父挑明要隨叔父南下蜀秦的心跡後,尉遲迥和尉遲綱意外之餘,倒也頗為高興。尉遲家雖三代皇親,然而子孫卻多是靠自己的實力和文功武衛獲得官爵的。家裡也只有這一個兒子是在京城府上安享富貴。 然而,只因尉遲家的男丁多是朝廷武將,成年在外浴血沙場,死生難測。這個小兒子又一直被祖母格外寵愛,雖無作為,畢竟能常年守在家中給老人家一些慰藉。所以眾人對他的整日嬉遊於教坊酒肆,放浪於聲色犬馬的做為,倒也從沒有苛責過什麼。如今他自己突然提出要從軍離京,尉遲老兄弟兩人以為,雖說佑兒不曾受過什麼苦,然而憑他過人的天資,磨砥一番,也可成為國家朝廷的棟樑之材。於是一同來到後庭與母親昌樂大長公主相商。 二人再沒有料到,大長公主不僅不同意這個小孫子從軍,反倒訓斥了哥倆一通!說:“我尉遲家的子孫為了大周江山,打仗的打仗、戍邊的戍邊,有死的有傷的,也有雖活著卻也是三年五年也難得見上一面的,我從沒攔著過誰、怨過誰。如今我身邊只剩下這一個小孫子了,我留在身邊,不定哪天我伸腿了,就算一時你們都不在床邊靈前,只要看著他在我身邊替你們守著我也知足了,也能闔眼去見你們那早死老爹了……” 老公主說完禁不住悲泣起來。 尉遲兄弟見老母傷心,一齊跪下勸說起來。尉遲兄弟早年喪父,母親昌樂大長公主不肯改嫁。從此母子相依一晃多年。 尉遲兄弟成人後也頗知孝敬母親,就算人在遠邊,凡得了什麼新鮮物,能送回京城府上的,總要設法送到京城請老孃嚐嚐見見。如今,見老太太如此拚命阻攔,兩人誰還敢答應帶尉遲公子離京從戎? 眾人卻沒有料到,尉遲公子竟是鐵了心,說如果父兄不肯收留他的話,他便去投奔別的將軍麾下,就是獨自一人到西北要塞、敵國邊地的軍中也在所不惜。 大長公主和眾人在一起揣摩了好幾天,怎麼也猜不出這個從不重功名、只知嬉遊的小孫子,為何突然之間執意要出征打仗、建功立業起來? 大長公主派人細細察訪起來,問尉遲公近日心緒可有什麼不對頭的?後來從跟公子的一個小子說,元宵節那天,公子從宮中帶回了一把弓箭。從此常常喜歡一個人抱著箭久久地發楞。一天那小子不小心把箭碰掉在地上,公子大發雷霆說這把箭是宇文賀公主用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