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帶你挑小雞去。”
挑完小雞雲秋付了錢,春才嬸孃還硬塞了五個雞蛋給雲秋,雲秋不收,她還有點急了,雲秋不得已就收了,想著來日方長,以後有機會再好好孝敬人家。
雲秋提著自家新買的小雞回家了,到家,林氏問了下咋去了這麼久?雲秋說了,又將春才嬸孃送的雞蛋給林氏,“這春才嬸孃日子過的也不容易,你咋就收了?”這一般莊戶人家的雞蛋通常自己啥不得吃,都是拿去賣了換油鹽雜物啥的。
“婆婆硬給我的啦,我也不想收的!”雲秋嘟嘟小嘴回到。“罷了,以後有機會再孝敬人家,秋兒要記得承人家的情啊。老人家日子過的本就緊,人家疼你可別忘了啊”“知道了娘……”
傍晚安平和清澤回家,飯也好了,一家人吃過飯,收拾好後,一家人在院子裡聊天休息。微風習習,外頭各種蟲子的叫聲此起彼伏的,雲秋很喜歡晚飯後的這段時候,一家人有一搭沒一搭的閒聊著,家長裡短,大事小事。父母寵愛的目光,大哥憨厚卻傻笑,二哥時不時的拌嘴,一切的一切都顯得那麼的溫馨。
這段時間是大家交流感情的黃金時間,家裡的向心力的培養溫床。在往後的日子裡,安平家雖然經受了一波又一波的衝擊,但家人團結,一起面對所碰到的困難,解決了一次又一次的難題,一家人的感情卻也在歷次的衝擊中得到提煉。但即使是最親近的人,也不要忘記給感情加溫,感情是相互間的,這是雲秋一直堅信的真理。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雲秋趴在林氏懷裡,林氏又一下沒一下的輕拍著,晃悠悠的想著家裡要建賬下,家裡收入會慢慢增加,現在開始養成做賬的習慣,往後家裡有啥事也好對照著看著商量。再說自己前世就是財會專業的,建賬已經成習慣,既然學了就要用,就算是家裡的小賬也是賬不是!當下就提了出來。
“建賬,這是大戶人家才有的規矩吧,咱小門小戶的,建啥賬啊?我和你爹字都看不懂。秋丫頭哪裡來的怪想法啊!”林氏聽了反問到。
“娘,咱家雖然沒錢,但現在也開始賣苦菜湯啦,記下也好知道到底賺了多少,用了多少啊!咱家現在沒錢,不意味著以後也沒錢嘛!再說了,你不是一直說過日子要有個成算!成算成算,知道家裡情況才好成算嘛!咱家建了賬,我可以學做賬啊,說不定以後我就成為一個大掌櫃了咧!“雲秋得意洋洋的晃頭說道。
清峰聽了,若有所思,想想也認為小妹說的有理“爹、娘、大哥,我覺得秋丫頭說的可以試下,咱家現在也開始賣苦菜湯了,記下也好知道收支情況。讓秋丫頭試下,對以後她過日子沒啥壞錯。”
安平也贊同,再說他最疼小女兒,小女兒想折騰啥,只要不是太離譜的,他基本都舉雙手贊同。林氏想了想,也是,秋丫頭現在跟著二哥也讀了點書了,既然她愛學人家折騰就讓她折騰唄,反正也不是多大的事,說不定對她以後生活還真有幫助。因而也同意了。至於清澤,他就更沒意見了。
在雲秋的爭取下,安平家開始進入賬薄時代了。雲秋登時要求二哥拿本小冊子出來,清峰心痛的拿出自己好不容易省下的小冊子。刮刮雲秋的鼻子“小丫頭,你都沒建過賬,我倒要看你怎麼建。”雲秋仰著頭,得意的回道:“小瞧我,上次我在安大夫就看到過一本教人做賬的書了,徐爺爺(徐老秀才)也講過關於建賬的小故事啊,再說了,我這麼聰明,怎麼可能建不好”臭屁的小摸樣,惹得一家人都大笑。
小冊子拿來了,林氏將家裡的餘錢拿來數了數,雲秋拿著筆歪歪斜斜的寫下家裡現有的銀錢數。列出小專案,一邊寫收入、一邊寫支出,最簡單的家庭賬薄就產生了。清峰看雲秋做的有模有樣的,笑著拍拍雲秋的頭。做完後大家還約定,以後每天將當天的收支情況登記下。
這裡不得不說,安平和林氏兩人是很民主的家長,自從孩子懂事後,家裡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會考慮孩子的感受和想法。一般的家庭,即使是現代的民主家庭,也不一定會能做到這點。
臨睡前,林氏伺候安平洗完腳,兩人趟著在床上,林氏和安平商量道:“當家的,你說咱賣苦菜湯的事情要不要和老宅那邊說說?要不大嫂那人要從別的地方知道了,不知道又要編排什麼了。”
“嗯,明天我過去說說,反正咱這活計簡單,老屋那邊日子也不好過,大家能賺點是賺一點。還有大山和春才家,也幫了我們不少,索性也說說。這苦菜湯咱要賣得好,過不了幾天,鎮上就有其他攤子出現了,咱趕早說了,也是一人情。好在咱佔個先機,這一個月咱小攤應該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