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山陵現在連一個名字也沒有,只是在這一戰後,它個名字—四方山。
它是由四個小土山構成的,最高的土山也不過一百來米高,最低的土山只有六七十米高。實際上它也不能稱為山,用四個小山崗來形容更合適些。
不過翻過了萬溪山脈後,到處都是一望無際的平原以及森林地帶。從這裡一直延伸到大米城和小米城,都是綠色的海洋,也是大洋島最合適耕種的地區之一。四方山樹立在這裡,還是多少有些突兀。
石堅來到這裡後,他得知四面都有叛軍向他們包圍,於是在這裡停下了腳步。然後在叛軍沒有到達之前,他開始命令士兵將山上所有的積葉枯草全部清理到了山腳下的平原上。這一點很重要,一是透過這次清理,將山上所有的毒蟲清掃出來,否則幾萬人擠在這裡,會隨時被這些毒蟲來上一下,造成無謂的傷亡。還有現在這裡還是原始狀態,山上的枯枝爛葉太多了,如果對方使用火攻,那很糟糕。可一旦將這些枯葉清理出去後,現在所有的樹木正是一年中生命力最旺盛的時候,長得青蔥滴翠,想燒起來很難。除非張元也是一個穿越者,還要比石堅掌握的知識更多,使用大量燃燒彈才行。
在四方山的山腳下,就是一望無際的平原,同時也因為依偎著雨河,有著很好的灌溉,被宋朝百姓開發。其實在宋人來之前,這裡也有少量的土著人,他們也耕種了,但技術很落後。最主要這裡的地勢低窪,如果雨河遇到雨季不大年代,還會有一個收成,可遇到雨勢大的時期,那麼他們的莊稼就會顆粒無收。
宋人來到這裡,看到這裡的土地肥沃,於是與當地的土著人合作,一起將堤岸加高。這也是一個笨辦法,畢竟他們中間沒有高明的水利大師,只有採取鯀治水的辦法,堵!畢竟經過以萬年計算的沖刷,本來的堤岸就讓淤泥沉澱下來,很寬厚。現在只要在上面加高一層,就可以將洪水阻擋。但也不是小工程,而且才來到這裡的宋人並不是很多。於是與當地的土著人合作。
因此,與那些礦山相比,這的土著人與宋朝百姓關係還算是密切,當然,在叛亂時,還是有許多土著人因為貪婪,傷害了宋人。可也有一些土著人的部族,選擇了中立。
可隨之而來,出現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雨河兩岸都是平原,都在被宋人開發,因此不斷地加高。這些洪水沒有發洩,一直向下邊的主河洪河流去。但它從上游帶來的沙石與泥土,也因此不斷地在河底沉澱下來。於是幾年後,終於成了一條地上河。
那些海客意識到這樣下去,並不很妙,總有一天,河水超過地面許多,將他們修建的堤防沖垮。於是向石堅請教。石堅當時也沒有想到以後還會在這地方作戰,他叫海客畫出地圖,然後想了地會說:“只有一個辦法,疏導,在旱季,等到河床乾枯時,將各個支流疏通擴大,讓洪水迅速進入洪河。”
辦法是對的,因為相於雨河來說,洪水的水面更寬,離印度洋也更近,只要將洪水迅速洩走,泥沙沒有沉澱的時間,那麼河床就不會上漲。當然,還是上漲的,那樣會很慢,還有兩邊百姓可以在旱季治理,那麼就可能將這一危害消除。
可雨河太長了。一千多公里。開發地水域就有一千多里。這樣治理下來。到哪裡來地人手。除非石堅現在造出挖掘機來。石堅說完後也無奈。叫他們先慢慢等待。倒不是等他將挖掘機造出。而是等到這裡百姓最後多起來。有了足夠地人手。治理起來就不困難了。畢竟雨河不象長江。也不象宋朝地黃河。它有很長地枯水期。疏挖也方便。
但張元到了這裡後。他第一個映像就這裡地地形險惡。怎麼說?現在雨河正是水勢達到最高峰地時間。現在石堅居紮在四方山上。如果他將雨河地堤防挖開。那麼在山腳下圍困他們地所有叛軍。立即會被洪水衝得一個不剩!
因此他立即派出人手。對方圓數百里地地方進行搜查。防止石堅在其他地方派了人手。埋伏下來。而且他還派了許多叛軍在堤防上巡邏。將這個隱患去掉。
石堅在四方山上用望遠鏡看到這一幕。他也是點頭。雖然憤恨張元地人品。可也不能不承認他地軍事水平。如果這樣地人在年青時。會宋朝不拘一格地任用。他就不會走上邪路。那麼宋朝多了一個人才。也少了一個敵人。
當然。石堅也不可能對宋朝地科舉制度進行改革。相比於以前地王朝。宋朝地科舉制度已經向前邁了很大地一步。許多寒士考中科舉後。得到朝廷地任用。這在以前是不敢想像地。象東晉一朝。除了陶侃外。有幾個寒士出人頭地?
但石堅也在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