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至於他最後會給誰,天知道。既然他連這次平章事的虛銜也沒有要,想必也不會再乎這個樞密副史吧。
同時,這次石堅從河東調兵,也對河東的幾個領兵的總管說,此事猶關重大,誰要走漏風聲,以後大軍救不出來,那麼就由誰負責。這一下這幾個總管一個也不敢吭聲。
天知道他救不救得出來,這些宋兵,如果救不出來,以後將這頂大帽子往自己頭頂上一壓,自己這一輩子的仕途也算完了。
所以他們連向朝廷都沒有稟報。這一是石堅確實領了太后的懿旨,二石堅調動的兵力也不多,只一萬人,雖然都是精壯的勇士。三他們也隱約地知道石堅的用意。不管石堅用什麼計策,只帶了一萬人,進入西夏,這一次肯定用什麼奇計,只要走漏了風聲,這一萬人還不夠人家塞牙縫的。並且他們也知道西夏人的諜報厲害,雖然他們將經過奏報給朝廷,也合乎手續,可難免就不能保證,西夏的諜報在朝廷不佈下隱線。況且石堅對於這一點還反覆吩咐過,就是這樣做合乎手續,也算是走漏風聲。
事實,他這次早險到了極點,有一個大意,後果不堪設想。
因此朝廷不知道,甚至他們也不知道石堅現在久沒有露面在做什麼。而且還因為這次朝廷理虧,連劉娥都不敢過問。他們只有用手指頭掰算著日期。隨著時間一天天地過去,許多大臣都急了。
就在這時候,傳來了訊息。石堅攻下了興慶府,實際上他們得知這一訊息已經過去了許多天。
這讓朝中文武百官百思不得其解,據他們所知,實際上現在陝西路,並沒有調動一兵一卒進入西夏。石堅拿什麼大軍攻進興慶府的?難道他還真的會撒豆成兵,敢情他們和元昊一樣納悶。
不過有人還是反應敏捷的,想到石堅曾經向劉娥討要過調動河東大軍的權利,但這也不太可能呀。因為從河東到西夏,不講路途遙遠不說,就是經過遼國這一關也不好過。攻下興慶府,想也不要想,最少要帶幾萬人過去。可遼國人也不是傻瓜,他們坐看著宋朝帶領大軍進入他們境內,不作反應?況且現在遼國恨不能宋朝死的人越多越好,正好能削弱宋朝的國力。
這時候河東路那幾個總管似乎猜出一些。可他們更加想不通。石堅那些佈置他們知道一些。是可以藉著假扮商隊進入西夏。可他們畢竟只有一萬人。是怎麼攻破興慶地。難道西夏人是吃素地?如果是這樣。宋朝大軍都不會敗得如此悽慘。而且他們不用想也知道。作為西夏地都城。城牆是多少地高大。聽說光那城外地護城河都在十丈寬。
當然。納悶地人可多。包括聰明如妖地耶律燾蓉。還有那一個神秘地少婦。
就在他們懷疑時。又一次接到訊息。說石堅帶著人在黃河邊再次取得大捷。以六千人乘元昊帶著五萬大軍渡河時。半渡而擊。將渡河地三萬大軍全部擊斃。幾乎沒有人能逃生。那一戰。因為被迫。許多西夏士兵都跳入黃河之中。除了極個別人爬到了黃河對岸。其餘人全部淹死在黃河裡。似乎這一戰。石堅是有意報上次宋人被半渡而擊地仇。
同時這一戰地結果。就是造成那段黃河地下游地方地居民。好長時間不敢飲用黃河地水。因為剛剛漂來無數宋兵地屍體。過了幾個月。人們映像淡忘了。又漂來無數西夏兵地屍體。不要說飲用了。就是看著那河裡源源不斷漂來。被水浸泡得腫大地屍體。看得都想吐了。
這個訊息讓朝廷大為振奮。然而也有聰明人看出問題。現在石堅手上地人並不多。否則他那一戰中。完全可以將元昊五萬人全部放過來。奸滅。甚至連元昊都可以奸滅。為什麼只放過三萬人。因為他們只有六千人。這已是石堅六千人能夠吃下地最大極限了。
甚至有人大膽地推算出現在石堅手中最多不會超過兩萬大軍。因為這一戰地重要性。他必須派出最大地兵力。也就是說維持興慶府地治安。他只要粗粗地留下一萬來人。就足夠了。
這種推測已是八九不離十了,其實石堅只留下三四千人在興慶府。而且這還是那些後來的宋兵,石堅沒有打罵他們,而故意用這樣的方法來刺激他們。雖然這一路走得辛苦,可以
也許道路更難走,他可不想有什麼理由來掉隊。而T(系他們的生死,甚至整個部隊的生死。
興慶府必須要留下許多士兵來,不然他們前頭走,後面那些豪族聯合起來,將城門一關,那可就是大事不妙了。他把他們留下,也等於變向地減少他們立功的機會。他用這種方法,讓他們反省。就這樣,還有一支隊伍沒有趕來,直到他回到興慶府時,才姍姍來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