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春節,不知是誰想起來的,那些農民為了報答石堅的恩情,可想到這少年郎性子節烈,不肯收人禮物,只求一心做善事,於是獻出財物交到州衙,叫華知州把這些錢物救濟那些窮苦人家和孤寡老人。華知州先是一愕,然後大喜,連忙上報朝庭。
看到這份奏摺,就連反對石堅的一些老儒也不敢吭聲。他們倒不是認為石堅真的不好,只是不喜歡石堅那麼囂張,連拒了幾道聖旨不算,連他的一舉一動都引起其他少年的模仿。比如說他喜歡揹著手踱來踱去,或者吹竹葉,都被天下少年所學,自家孫兒也不例外。
這時連耿直的李迪也不由沉聲誇讚:“不以言教而以身行,此子有蔚然古風。”
意思是從來不說別人怎麼怎麼做,而自己帶頭去做,讓別人自發地跟著學習,有古代賢士的風範。
這件事影響不小,特別那幾個大戶今年最收利,他們都捐出了上千貫的錢物,最後和州共收得幾萬貫捐款。第二年那些在海外發財的海客回來聽到此事,也是慚愧,又再次發起了捐助浪潮。這浪潮自和州發起後,就沒有停息過,每年國家都收得數不清的捐款,為此的確幫助的不少人。
轉眼到了秋天,這一年真宗的身體很差,經常生病。他再次起用寇準為相,丁謂副之。丁謂在中書對寇準很殷勤,有一次會食,寇準鬍子上沾了羹,丁謂站起來幫他擦乾淨。寇準看不起他這種拍馬屁的行為,笑著說:“參政國之大臣,乃為官長拂鬚邪?”於是丁謂懷恨在心,後來在他操縱下寇準再次罷相,甚至流貶到偏遠的地方。
石堅還在安心地讀書,這一年凡是普及棉花和那幾種作物的地方都獲得了大豐收,這吸引了更多的人前來購買種子,就連遼國也派了使者過來。開始幾個知州都不同意,但石堅叫他們儘管賣給遼國。這些人問為什麼?
石堅答道:“遼人兇狠,是因為他們是一個馬上的民族,從小就學會騎馬打仗。如果能讓他們安居下來,他們人又沒有大宋多,地沒有大宋廣,十年一過,何懼乎哉?”
真宗聽了連說大善,於是對遼國也放開這些作物的種子。
但是石堅這樣對遼人,遼人不領他的情。這一天,華知州面露難色地過來告訴他,遼國派了幾個人,到了和州,說要和他這個大宋第一才子比拼智力。
石堅一聽樂了,還有這樣的事。他來了興趣,他在前世可看過許多古人比智的故事,沒有想到自己也參與其中。
一聽小神童和遼國番子比智,呼啦,一下子來了許多人,將和州的校軍場圍得水洩不通。
小弟求封面,主角要帥,背景有一些宋朝建築為佳。吸黯大大,也向你求QQ群,我的QQ是407852923。拜託。
第四十九章 響鐘
石堅見到三個使者,另外加上一個儒生、一個和尚,還有一個頭陀,看這頭陀地相貌鷹鼻深眼,象是一個西域人。華知州也為石堅捏了一把冷汗,石堅雖然聰明,可只有十一歲,這幾個番子可是有備而來,如果贏了石堅只是錦上添花,對他如今的聲名也沒有多大幫助,如果輸了那可就慘了,石堅聲名會一落千丈,還會丟了大宋的顏面。
石堅不以為意,他揹著手笑嘻嘻地對華知州說:“華大人,可否為小子介紹這幾位睿智的大師?”
透過介紹,石堅知道那三個使者名字叫耶律騎勇、蕭慕系、伊羅德,那位和尚是遼國上京田林寺主持苦果大師,儒生是遼國的大學士叫耶律容,那個頭陀是遼國的國師叫沙靳城。
雖然石堅現在宋朝名滿天下,但這六人見到石堅依然十分地倨傲,石堅知道現在宋朝每年向遼國進貢,他們抱著上國的心理。他淡淡笑道:“聽說各位大師是前來和小子比拼智力,小子欣然從命。當然詩詞字畫除外,比試這幾樣那是小子太欺負你們了,輸給了小子事小,你們幾個大人,都在貴國有身分有地位,輸了一個小孩子丟了貴國臉面事才大。”
圍在外面的和州人全都發出一聲轟笑,可不是,和石堅比詩詞字畫,那不是在找死。其實他們不知道石堅還真怕他們比拼詩詞,現在他對古文造詣比起以前不知長進多少,比起當代大儒也不惶多讓。可八歲就寫出明月幾時有,十歲開始寫《紅樓夢》,萬一有了失誤,那個漏子就可大了。
那幾個番子聽了剛要發作,被耶律騎勇和耶律容使了個眼色阻止下來。
耶律容用契丹語對他們說:“這少年如此驕傲,豈不正合我意?難道你們真的被他激將和他比詩詞不成?”
伊羅德恨恨地說:“這小孩狡猾狡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