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見到如此優美的歌舞,一曲《洛神賦》被賦予如此動人的曲調,實乃天下罕見,正可謂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聞。”
“龐長史所言有理,不過這曲調倒是和青州軍歌有些異曲同工之處,殿下,這曲調不會是殿下的吧。”展興昌和龐玉坤都是讀書人,自然是懂得風雅的人,一個個說的頭頭是道。
魯飛大大咧咧道:“你們這些文人就是酸,殿下,這歌舞真是又好看又好聽。”
龐玉坤和展興昌聞言,頓時搖了搖頭。
蕭銘這時候承認,“這曲調正是本王學來的,這舞則是《驚鴻舞》”
這驚鴻舞和《洛神賦》的曲調來自後世的《甄嬛傳》,因為配樂都來自古樂器,因為這歌聲倒是在這個時代能夠完美呈現出來。
現在眾人的反應印證了這歌舞的魅力所在,蕭銘總算是沒有白費心思。
他之所以選擇《驚鴻舞》配上《洛神賦》正是作為一個過渡,既然要在封地內搞出屬於自己的文藝氛圍,以這個開端倒是不錯。
眾人還沉浸在剛才的歌舞中,這時正殿外又走來了兩個人。
其中一個人少女,一個老漢,二人打扮的十分的落魄。
少女走到正殿中間忽而唱道:“北風那個吹,雪花那個飄,雪花那個飄飄,年來到……”
眾人見了二人頓時露出困惑不解的神色,因為他們不知道二人在幹什麼?
但是他們看見蕭銘一臉淡然的樣子,還是認真看來起來。
在少女唱過之後,接著老漢開始說話,表演進入正途。
蕭銘面帶笑容,下面表演著的正是後世的《白毛女》,不過現在被蕭銘改編成大渝國的舞臺劇,二人穿著還是大渝國的傳統服裝,楊白勞從一個地主變成了青州的豪強。
而內容上,也有了不少改變,前期雖說還是講述喜兒被豪強逼迫賣身,但是後面卻是青州軍上臺趕走了豪強,結局皆大歡喜。
在戲劇表現的時候,蕭銘注意下面官員的反應,魯飛等人倒是看的津津有味,時而握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