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切削膛線的蒸汽機勾刀組合,此時蒸汽機正透過連桿來回伸縮拉動勾刀做直線運動。
勾刀每次進出槍管都會拉出一條淺痕,負責看管的匠人則是監督著膛線切削的情況,在蒸汽機龐現在已經有了三十多根槍管,六臺蒸汽機勾刀讓膛線的切削效率是大大提升了。
“怎麼樣?現在一天能拉出多少根線膛槍管。”蕭銘問道。
宋長平回道:“相比以前的一月一根,蒸汽機一天就能夠拉出一根,林文濤現在讓軍工坊中三十臺勾刀能夠透過蒸汽機切削膛線了,如果沒有廢品,一個月九百根還是沒有問題的。”
“嗯,這個數量足夠了,當前還是要以生產滑膛燧發槍為主,懂了嗎?”蕭銘滿意地點了點頭,無論是人還是機械生產出來的東西都有廢品率,他看見一些報廢的槍管被丟在了一側,宋長平說沒有廢品是九百支槍管,這若是除去廢品,一個月估計也就七八百隻線膛槍管。
對這個數字蕭銘已經很滿意了,現在他採取的還是以滑膛槍為主,線膛槍為輔的裝備方案,畢竟對他來說沒有太多的時間去等待裝備的更新換代,現在他更需要的是數量以應對當前的危機。
至於大規模裝備線膛槍只能在戰爭中一步一步來替換了。
“是,殿下。”宋長平說道。
頓了一下,蕭銘又說道:“對了,這次本王給你們又調撥了一批匠人,現在你們火槍工坊可以擴充套件出一個工坊出來,兩個工坊同時生產燧發槍。”
“又來了一批匠人?”宋長平有些興奮,其他匠人也是鬆了口氣,這證明現在封國內真的急缺火槍。
梁大海還沒有回來但是第一批奴隸已經送到,按照梁大海手底下人的話,梁大海會跟著最後一批奴隸到達。
在海上折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