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起來,讓自己能夠及時得到長安的訊息以便及時應對。
同時,他也想向朝臣表明一個態度,他蕭銘是皇家一個重要的支援,誰想在大渝國胡來,也得考慮他蕭銘的存在。
之所以如此,也是蕭銘的戰略的選擇。
如今顯而易見,蠻族才是大渝國的生死大敵,下次蠻族再來,戰爭只會變得更加殘酷。
而這個時候,他不願見到大渝國內亂,因為他還需要一個穩定的環境發展,不然這將嚴重影響青州資本的發展。
畢竟到了那個時候,他總不能讓工業產品在六州境內自產自銷。
而對於海外,恐怕多得是強有力的競爭者,他根本不佔優勢,只有首先壟斷大渝國的市場,青州才能積累原始的資本。
所以,出於這個目的,蕭銘此次去長安,說不得要為穩定皇權做出一些嘗試。
說完此事,蕭銘讓二人回去了。
而他則是讓紫菀為他準備一下此次前往長安需要帶的東西,同時通知牛犇為自己準備精銳的護衛。
準備了兩天時間,第三天的時候蕭銘和馮德水一起向長安出發。
此次魯飛和羅信隨行,紫菀和綠蘿為了照顧他的衣食起居也一同回去。
七八天的時間,一行人抵達了長安。
“殿下,這前面就是正德門了,咱們到了。”馮德水笑道。
望著不遠處高大的城門,上面“正德門”三個大字,蕭銘一時間百感交集。
這是他來到這個世界第一次出這麼遠的門,一路上走過一個又一個城池,見過每個地方不同的風景,這種原始而自然的美麗讓人一路上心情愉悅。
而長安,大渝國最繁華的地方,他前身自小的記憶全部是關於這座城池。
“都說長安富得流油,現在看來果然如此,這隨便一個百姓穿的都比青州的百姓強的多。”魯飛甕聲道。
羅信自豪道:“那時當然,不然怎麼能叫長安呢?”
不理會二人鬥嘴皮子,蕭銘和馮德水繼續向前騎馬而行,身後,一千精銳騎兵排成整齊的四個縱隊,為首的騎士扛著一個旗子,上面寫著一個大大的“齊”,這正是蕭銘的王旗。
看見這個旗幟,一路上的百姓頻頻竊竊私語,想必都在猜測蕭銘的身份。
到了城門口,守城計程車兵立刻列隊走了出來,站成兩排將手中的長矛交叉在一起。
一個將領模樣的人走了出來,問道:“來者何人?”
“瞎了你的狗眼,難道連齊王殿下都不認識嗎?”馮德水惱怒道。
聽到齊王二字,將領立刻變了臉色,殷勤道:“原來是齊王,末將該死,末將該死,還不讓開讓齊王殿下進去。”
馮德水這才滿意地點了點頭,對蕭銘說道:“殿下請,皇上此時可在宮中等著你呢。”
點了點頭,蕭銘縱馬進入長安城,他面前是直通皇城的朱雀大道,一個寬五十米的筆直大道。
一邊騎著馬,蕭銘一邊注視著長安。
這些年長安的繁華依舊,畢竟北疆的戰事只是和趙王,梁王等人有關,大渝國大部分地區一直處在安穩的生活環境中。
正因為如此,皇家的地方和南方諸多藩王的領地得以發展,比起青州可繁榮多了。
魯飛從進入長安嘴就合不攏了,這長安城裡人口密集,到處是來往的百姓,商賈,書生和權貴子弟。
大街上此時可謂是車水馬龍,來往的豪華馬車一輛接著一輛,每輛馬車後面幾乎都跟著僕役和丫鬟。
(未完待續。)
第一百九十八章 父子
時節已經入秋,朱雀大道兩側的榆樹在微風輕撫一下落葉紛紛。
被長安繁華刺激的有些眼紅的魯飛說道:“咱們青州什麼時候也能如這長安一般繁華。”
“這可很難,這長安可是七朝古都,這繁華是傳下來的。”羅信洋洋得意。
“胡說八道,這繁華又不是生娃,怎麼傳下來,哼,咱們青州只要殿下在,不出幾年,肯定比長安要繁華。”魯飛爭辯道。
羅信撇了撇嘴表示不信。
蕭銘面帶微笑,其實羅信說的也有道理,長安城的繁華來自整個大渝國的權貴全部集中在此。
用現代的經濟學來解釋,就是高消費拉動了長安的經濟,促進了長安的繁華。
現在他在青州吸引商人的策略也正是這個目的。
隊伍正在行進到中途,忽然前面傳來急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