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2 / 4)

小說:舊時風物 作者:北方網

白相間者為金銀田,此三者出產甚少。其中*為田黃石,從古至今一直身價昂貴,有寸石寸金之說。壽山石中質色如羊脂者,稱之為“白芙蓉”,質色如桃花者稱之為“紅芙蓉”,皆為壽山石中上品。另有一種通明如水晶,質膩性滑者,稱之為“魚腦凍”,也是壽山石中的精品。

田黃由於其稀缺性和質地色澤的魅力,自古以來就成為最珍貴的玩賞之物,甚至超過其他珍寶。據說乾隆皇帝曾在夢中看到玉皇大帝頒賜他田黃石,而民間也歷來有田黃石可以驅邪消災、延年益壽的傳說,因此田黃被進一步神化,被尊為“石中之帝”。咸豐皇帝臨終前賜給慈禧的一方“同道堂”印,即是田黃石製成。

田黃石自開採以來,已經資源枯竭,總量加起來不過五百公斤。直到今天,就是勉強可以歸屬為田黃類的下品,如黑田、灰田,也都成為收藏者競相追逐、搜求而致使價格一路飆升的藏品。而上等田黃作為印章、工藝製品而被輾轉流傳、買賣、交易、饋贈乃至損毀的全部,也完全在這區區五百公斤之內。

田黃石的鑑賞,主要是從其質地來鑑別。章鴻釗在《石雅》中曾說:“首德而次符。”以玉石而言,“德”就是玉石的質地,“符”是玉石的光澤和顏色,也就是說,品評玉石,質地是第一位的,而色澤是第二位的。歷代壽山石研究者總結玉石有“六德”、“三賤”。“六德”即為細、潔、潤、膩、溫、凝,六項標準均能達到,才能謂之“六德皆備”。“三賤”即是粗、松、脆,是石質之粗糙而疏鬆者。“六德”僅指一般壽山石而言,至於壽山之*的田黃,還要達到“結、嫩、靈”三德,“結”是相對“松”而言,也就是說要達到石質的組成分子緊密,石質堅硬,石堅則色正。但凡石質既細且結,入手則有滑潤感。“嫩”是相對老而言,田黃石中的上品如田白、橘皮紅、黃金黃等,其質地嫩如嬰兒肌膚,柔嫩可愛,絕無老幹之病垢。“靈”是相對澀滯而言,這是單憑肉眼難以判斷的,而是要靠對田黃多年的體味玩摩才能領會到的,也就是對一種靈秀之氣的感悟,或者是對一種生命之光的感悟。這種生命之光卻又沒有浮躁炫耀之氣,是內斂的、含蓄的、蘊藉的。“靈”,應該說是*田黃的一種氣質神韻,或者說是心靈與石質之間的交融。 txt小說上傳分享

天工人作兩相得——說印章(3)

以此而論,田黃所具有的已不是“六德”,而是“九德”了。但是,天下之物沒有十全十美的。凡田黃石能具備八、九德,即為上品,如田白、橘皮紅、黃金黃之屬均為此類;能具備五至七德者,可算是中品,如桂花黃、雞油黃等可算此類;四德以下者,為下品,如桐油地、番薯黃、胰子黃者,大約屬此類中的石材。

田黃石中除石質細膩晶亮外,內裡並有桔瓤絲或蘿蔔絲的紋絮狀物,一般呈透明或半透明。色澤雖是從屬地位,但也是觀賞和品評田黃石的重要依據,這種“黃”要顯得濃豔俏麗,而不能是色黃而呆滯;同時,也要黃得明朗剔透,而不能混濁暗淡,否則即使是質地不錯,體積碩大,也不能算是上品田黃。

我們知道,通常的印章多為方形或長方形,大多是從不規則的石材上擷取磨礪而成,但田黃石自田坑中出土時,大多為不規則的橢圓形,人惜其珍,不忍取其方正,如能是原生飽滿、寬厚最佳,但如原生之時即是短小單薄的石材,為了湊重量而不加取捨修整的,也算不上是好田黃。

在印章中,除了石印之外,還有象牙、瑪瑙、水晶、犀角,等等,都可作為印章材質的選料。但此類材質不易湊刀,多為玩物,遠沒有石印使用廣泛。

印章的整體造型也有許多講究,印背高起有孔,可以穿戴而佩的地方稱之為印紐。紐可有各種不同的造型,如螭、獸、龜、橐駝、羅漢、臺、瓦諸型,具有裝飾作用。穿紐的絲織物為印綬,置印的錦盒或木匣稱為印盒或印匣,也都是印章的附屬物。

近年來,印章受到越來越多的收藏者青睞,價格也在不斷攀升,但目光多注重於印章的材質,而輕視或不甚熟悉印章的篆刻藝術。其實,作為藝術鑑賞另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卻恰恰是印章的篆刻。

從現有資料看,印章用硃色印泥鈐蓋於紙上,大約始於六朝。而鐫刻成凸形的印文,稱之為陽文或朱文;鐫刻成凹形的印文,稱之為陰文或白文。宋元以後,私印的形式和範圍逐漸擴大,已不僅僅侷限於個人的姓名,字號印、齋館印、收藏鑑賞印、逸興詞句印繼而興起,其鐫刻也由工匠擴大到文人,成為士大夫階層寄託情致的一項藝術修養和遣興的技藝。元代趙孟對篆刻極力倡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