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走到一個開放式展臺時突然停了下來,因為他看到了再熟悉不過的一些符號。三子對這些符號再熟悉不過了,絕對是跟二道河村中石碑上的符文一摸一樣。
“嗯?這裡不是日本文化展區嗎?難道……”有些疑惑的三子靠近了展臺,仔細觀察起了那塊看起來再普通不過的石板。
“絕對不會錯,這肯定是石簡!但不知道是不是我要找的……”三子低頭看了一下展臺上關於此文物的介紹。
介紹上說的比較簡單,說這個石板是在神戶市一個叫伊丹的地方發現的。出土地是日本非常古老的遺蹟,而這些石刻就是那裡發現的。這個遺蹟根據文獻應該有1000年的歷史。
在此遺蹟中的祭臺處相續發現了5塊這樣的石板,上邊的符文一直沒有得到翻譯,應該是非常古老的記錄巫祭過程的記錄。雖然歷史久遠,但地位好像並不高。
三子看了一下週圍,從體內小心分離出一絲精神力探入了石塊之中。
很熟悉的感覺,裡邊果然有著一些資訊。
三子迅速無比的依次接觸了一下另4個石板。得到了裡邊的資訊後三子並沒有急於離開這裡。
“不好意思,請你給我介紹一下關於這些石塊的歷史好嗎?”並不打算拿走這些石板的三子並不擔心以後有人找自己麻煩,找了一下原處的解說員。
“您好,您對這些石板敢興趣是嗎?說起來這些石板雖然不是過於重要的文物,但確實有一些比較值得研究及收藏的價值。”解說員非常恭敬的開始介紹起了面前的石板。
“這個石板是30年前伊丹市新區建設的時候發現的,雖然相對日本的歷史來說1000年並不是如何漫長的時間,但一直沒有專家破譯出石板上符文的意思。但值得研究的是,在中國也發現過刻有同樣符文的石板和玉版。很多專家認為,這可能是中國與日本文化的一個交接點。從中國發現的那些石板與玉版現在儲存在東京國立博物館中。如果您有興趣可以去那裡看一下。”
意外的發現讓三子喜出望外。其實20萬年來地殼的移動及人類的遷移很可能把大量的石簡、玉簡分散到了世界各地區。很明顯,這5個石板就是那些散落在世界各地的石簡之一。
但看來這些東西並沒有引起很大的重視,三子打算有了自己組織後在全世界各地收集相關東西。
放下心的三子並沒有繼續留在博物館內,他要儘快到東京尋找這次的主要目標。
回到住處的三子從新翻看起腦海中剛剛得到的資訊。
出乎三子的預料,裡邊並不是任何運用法訣,而是另一種修煉功訣。這五種功訣分別對應五種元素修煉。但看過當年最頂級功訣的三子明顯的發覺出這五種功訣的低劣,根本無法跟以前得到的功訣相比。
興趣缺缺的三子並沒有繼續研究下去。
第二天早上,坐了2個多小時的新幹線後終於到達了東京。東京跟大阪有很大的差別,這裡作為在全世界排名很靠前的城市人群的密集度也高了很多。
因為現在剛好是上班時間,各個交通要打及車站上簡直人滿為患。而且每個人顯的都非常繁忙,走路跟跑步幾乎沒有什麼區別。顯然生活節奏明顯高於中國的所有城市。
車站中的人雖然多的誇張,但沒有一個插隊或喧鬧的。一排一排老實站著的每個人對於沒有見過這種場面的三子來說有些詭異。應該非常焦急的人們,臉上的表情出奇的平靜,根本看不出來這些人都在想著什麼。井然有序之中隱隱有一種拒人於千里之外的淡漠。
但那些偶爾不小心被踩到腳,或者不小心踩了別人腳的人卻都非常客氣的微笑著互相謙讓。但謙讓過後又迅速的回覆淡漠的表情。這種幾乎所有人都一致的行為讓人感到不可思議。
三子詫異了一下後並沒有繼續觀察這些人,跟客氣的有些過頭的車站工作人員簡單詢問了東京國立博物館怎麼去後乘上了另一輛電車。
東京國立博物館作為日本最大的綜合性博物館,佔地6434平方米。此館座落在東京上野公園。1872年建立。原為東京湯島聖堂的文部省博物館,1889年改為帝室博物館,1900年又改名東京帝室博物館。1947年博物館由宮內省改屬文部省管理,更名國立博物館。1952年定名為東京國立博物館,隸屬文部省文化廳。東京國立博物館由一幢日本民族式雙層樓房和左側的東洋館、右側的表慶館以及大門旁的法隆寺寶物館構成,共有43個展廳。
三子看了一眼用白色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