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部分(1 / 4)

小說:星怒 作者:西門線上

月球已變得慘不忍睹,那一片的地形已經被徹底地改變了。

隕石是貼著地面砸下來的,所以它在月球表面帶出了一條長長的溝壑,之前環形山後的地表就如同被割開了一般,裂縫內冒著氤氤的熱氣。

環形山已經消失不見了,隕石的撞擊徹底地摧毀了它,整座山峰化成了塵霧,均勻地覆蓋在了月球表面。

隕石在那裡鑽入了地底,於是能量託舉著月球表面膨脹了起來。

前半部分,那一片的地表就如同刮奶油一般,大片的岩石被掀了起來,到得後面,能量全部被裹在了地底,於是它將上面的岩石震成了粉末,然後象麵包發酵一樣,整塊地表都變得腫了。

看著狼藉的地面,聞著濃濃的焦臭,張斌輝猛然一驚:實驗小組不會受到什麼影響吧?

兩個人趕緊向著營地飛去,那條代表明暗界線的月影線一晃而過,他們很快趕回到了駐地。

看到完好無損的結界,各小組仍然在裡面安心工作,張斌輝放下心來:還好,距離遠,沒有影響到這裡。

結界內,玲豆豆頭也不抬:“剛才那月震是你們搞出來的吧?怎麼弄那麼大動靜?人沒事吧?”

張斌輝與何棄廖嘿嘿直笑,找了幾句託詞,算是把這件事情搪塞了過去。

些許的影響還是有些,地球小組與火星小組的實驗器具打翻了一些,他們正在收拾殘局。

正當整理工作接近尾聲,大部分工作人員即將重歸原位的時候,花小如突然間“嗯?”了一聲。

花小如,大西國皇家科學院的首席神經學家,這一次他們的工作任務就是由她來帶隊主持的。

花小如有著極其豐富的科學理論,她在神經學術方面有著極高的成就。

剛才的月震並沒有影響到她,花小如十分專注,她的眼睛一直停留在科學儀器之上。

月震震動了托盤內的粘液,那是她從那截異形小肢上提取出來的,震動也影響到了儀器,它莫名地啟動了dna序列分析。

花小如想停止工作,因為dna分析是過時的技術,她有更好的方法研究基因成份。

但出於職業本能,她還是在資料上看了一眼,然後她發現了一點異樣。

怪了,異形的基因結構之中,怎麼會有人類基因的片段?

第732章 改變歷史的發現(二)

抬起頭,用力地閉了閉眼,然後花小如又看了過去。

沒錯,在那臺裝置之內,它計算出來的dna鹼基對中,第七千萬零九十一個鹼基序列之中,出現了人類的基因殘片。

錯了吧?什麼時候我們某個人的基因混進去了嗎?

想了一想,花小如並沒有忽略這個發現,她決定重新分析一次。

換了一份樣本,花小如重新啟動了儀器,她只選擇了基因分析功能。

基因,任何一個高度發達的人類社會,大家早就發現了它的重要性。

基因(遺傳因子)是遺傳變異的主要物質。基因支援著生命的基本構造和效能。儲存著生命的種族、血型、孕育、生長、凋亡過程的全部資訊。

環境和遺傳的互相依賴,演繹著生命的繁衍、細胞分裂和蛋白質合成等重要生理過程。生物體的生、長、病、老、死等一切生命現象都與基因有關。

它也是決定生命健康的內在因素。因此,基因具有雙重屬性:物質性(存在方式)和資訊性(根本屬性)。

在我們地球,早在19世紀60年代,遺傳學家孟德爾就提出了生物的性狀是由遺傳因子控制的觀點,但這僅僅是一種邏輯推理。

!一!本!讀!小說 xstxt 20世紀初期,遺傳學家摩爾根透過果蠅的遺傳實驗,認識到基因存在於染色體上,並且在染色體上是呈線性排列,從而得出了染色體是基因載體的結論。

1909年丹麥遺傳學家約翰遜(w。johansen1859~1927)在《精密遺傳學原理》一書中正式提出“基因”概念。

20世紀50年代以後,隨著分子遺傳學的發展,尤其是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雙螺旋結構以後,人們進一步認識了基因的本質,即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斷。

研究結果還表明,每條染色體只含有1~2個dna分子,每個dna分子上有多個基因,每個基因含有成百上千個脫氧核苷酸。

自從rna病毒發現之後,基因的存在方式不僅僅只存在於dn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