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浦則是偏向於實用型球員;整體素質肯定是有所差距的。
貝尼特斯的這一套戰術卻有他的優越性;那就是邊路防守。
當初切爾西採取邊後衛前插參與進攻;靠的是球隊強橫的中場;雖然這樣做讓切爾西整體保持了均衡;並且表現很出色;防守也很牢固;但始終是一道軟肋和不足;可利物浦卻反過來;採取防守邊後衛加進攻邊鋒的邊路攻防組合;最大限度的保證邊路防守。
從理論上來說;利物浦採取防守邊後衛的打法;可以⊥中場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放;像哈維·阿隆索和傑拉德這樣的後插上遠射能手和進攻高手;都有更多的機會投入進攻。
凡事都存在著雙面性;有利就一定有弊。
採取防守邊後衛和進攻邊鋒的組合;如果在兩者距離上把握不到位的話;很有可能就會重蹈之前阿賈克斯時期的軟肋;就是邊路脫節;而對於這一點;貝尼特斯採取前壓戰術;高位防守;把防線往前壓;可如此一來;防守的回追和轉身靈活性就是一個問題。
另外一個就是;裡瑟和路易斯·加西亞都分到了邊路;鋒線巴羅什和三後腰之間的距離過長;這直接導致了利物浦的中路進攻不夠強;甚至直接造成了利物浦進攻能力的缺失。
所以;在很多時候;貝尼特斯都是給予傑拉德最大的自由度;讓傑拉德根據自己的觀察;隨時前插參與進攻;但傑拉德的特點又不是屬於那種串聯鋒線和中場的球員型別;因此利物浦的進攻過份倚重於邊路;這又是另外一個問題
還有一個同樣嚴重的問題就是巴羅什;作為一名前鋒;捷克人明顯不適合單前鋒戰術;尤其是這種頂在最前面的單中鋒戰術;不僅僅是巴羅什不適合;西塞、龐格勒也同樣不適合;莫倫特斯從理論上是很合適的;但他的踢球節奏無法適應英超;表現也比較一般。
這一場比賽葉秋的防守就明顯採取放邊路;鎖中路的策略。
三條線保持緊湊陣型;防守中心集中在中路;利物浦一旦推進30米區域的邊路;切爾西的兩名邊後衛立即保持跟中衛之間的緊密聯絡;堵住利物浦邊路內切通道;迫使你傳中。
巴羅什到底不是彪悍的中鋒;在卡納瓦羅和加拉斯的鉗制下;利物浦的頭球只能是一次又一次的無功而返;而捷克人卻很難從切爾西的防守前面佔到哪怕是一丁點的便宜。
這一場比賽葉秋的中場排兵佈陣也有所變化;德科反倒是成為了球隊拖後防守的重要一員;他在三名中場裡總是拖在最後;而戴維斯和帕克則是採取大面積的奔跑和逼搶攔截。
這裡就必須要提到關於中場防守球員的配置的一個很重要的考慮因素。
在很多人眼裡;防守中場分為馬克萊萊這種位置和意識出色的後腰;加圖索這樣的大面積奔跑覆蓋者;相信有很多人都覺得;這只是防守方式的不同;卻不知道有沒有人考慮過;這實際上也是他們所適應的戰術體系的不同。
站位型的後腰覆蓋區域面積比較小;如果是在一些逼搶和壓迫比較差的球隊;他的軟肋會被暴露無遺;也就是;假如讓馬克萊萊去AC米蘭取代加圖索;那絕對是大悲劇;因為AC米蘭的其他三名中場跑動和逼搶都不大;中場暴露出來的空間很多;需要防守者不停的跑動去完成覆蓋;填補漏洞;而這不是馬克萊萊所擅長的。
所以;在皇馬;當前面的巨星們都不逼搶了;馬克萊萊就需要一名跑動範圍很大的搭檔;例如埃爾格拉;葉秋甚至在想;如果是馬克萊萊和貝克漢姆的組合;說不定效果也會非常理想;最起碼不會出現銀河戰艦一期的快速隕落。
加圖索、埃辛、戴維斯都是屬於那種大範圍跑動的覆蓋型中場;他們最大的作用就是填補空檔;所以前提是得有空檔讓他們去跑去填補;如果是那種防守非常縝密;從前到後逼搶非常嚴密的球隊;他們所能夠發揮出來的作用就會變小。
例如前世切爾西時期;很多球迷都說埃辛喜歡瞎跑;跑得沒有智慧;其實這確實有球員的原因;但也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因素是球隊的戰術非常縝密;當埃辛發現漏洞;要跑過去填補時;已經有隊友提前幫他堵住了;那他跑到一半;就會發現自己沒必要再跑;前面所作的就變成了無用功;就變成了瞎跑。
為什麼葉秋上個賽季用戴維斯;本賽季卻不用戴維斯?
因為上個賽季的切爾西整體比較鬆散;羅納爾迪尼奧基本上不投入防守;而其他球員也需要適應球隊的戰術體系;這就給了戴維斯發揮的空間;而荷蘭野豬的存在也能夠最大限度的填補切爾西的中場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