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2 / 4)

水面將此物團團圍住,就好像要與之搏鬥一般。張海鬼覺得此物不祥,便扔進海里,隨即游來一條大魚將這東西吞下,眾魚群見狀,立即尾隨簇擁著那條大魚遊走了。

海中蝦蟹,有的好像鯨魚一樣大小。其中以蟹最為兇猛,若真遇到巨型海蟹,就算是蚊龍鯨鯢也敵不過它。潮水在海中,會分成數股流向,各類魚群都會找到自己最適應的水流進行棲息,從不越界一步。並且都以海底和海面的深淺程度作為界限,各自有各自的地盤,如遇到其他種類誤進或惡意前來,則必受族群圍攻。海中魚類之大,有的超過百尺之長,大珊瑚有數百尺之高。初次下到海中的人見了,肯定會感到驚奇萬分,久而久之熟悉了海中規律所在,即便遭遇險情,只要按其規律避讓,也就會平安無事了。

第三章 雲中古都 鎮海眼

以前,在天津城東頭住著一戶人家,家裡收了個“團圓媳婦”。所謂“團圓媳婦”就是童養媳,這家人對待童養媳非常狠,不僅不給吃飽、不給穿暖,還逼著她每天干很多重活,院子裡有幾口大水缸,沒水了就讓童養媳去挑,如果挑不滿就是一通毒打。

有一個冬天的清晨,時至臘月天寒地凍,童養媳還是和往常一樣,穿著單薄的衣服到河邊去挑水,卻不曾想,河面上的水都凍上了,童養媳費了半天的勁卻怎麼也鑿不開冰眼,她見挑不出水來,不禁焦急地在河邊哭起來。

正在這時候,有位騎馬的人經過河邊,看到一個農衫單薄的女孩在河邊哭泣,就過來詢問緣由。童養媳帶著淚將來龍去脈一一道出。騎馬的人聽罷點了點頭,從懷中拿出了一把一尺來長的小馬鞭交給了童養媳,對她說:“我把這個給你,當你需要挑水的時候,你就把馬鞭在桶裡晃一晃,桶裡的水自然就滿了,但是你要千萬注意,這是個寶物,不能讓別人看見,如果洩露了便有麻煩。”童養媳接過了馬鞭,在桶裡晃了晃,水真的就滿了,她立刻跪在地上給騎馬人磕頭,可拾起頭想道謝的時候,那人早就沒了蹤影,這才明白是遇見了仙家。

從此以後,童養媳每天早上挑著水桶出門,走不遠處就用馬鞭在水桶裡晃一晃,然後把盛滿的水挑回家去,如此就輕鬆多了。可後來時間一久,婆婆發覺她挑水的速度快了很多,不免起了疑心。有一天早上,看童養媳挑著水桶出門了,婆婆見狀便尾隨其後,到了離家不遠的地方,童養媳剛拿出馬鞭在桶裡一晃,婆婆突然從她身後竄出來大聲叫道:“你這是在幹什麼?”童養媳心無防備,被婆婆一叫,頓時慌了神,手一鬆便把馬鞭掉在了桶裡,頓時桶裡不斷湧出水來,就像海眼一樣,沒多久整條街都是水了,水勢一個勁地往上漲,婆婆嚇得尖叫著拼命逃跑,童養媳卻沒有跑,她知道惹了大禍,就向桶裡探身尋找馬鞭,卻一無所獲,她只得轉身坐在了水桶上,說來也真奇怪,大水緊跟著就不再湧出,童養媳卻也立刻斷了氣。

童養媳的故事幾經傳誦,人們便把她奉為了解救天津的娘娘,給她塑了像還修了一個娘娘宮,傳說她底下坐的就是“海眼”,永遠不能離開,否則大水就會淹了天津衛,當然這個故事僅是天后得道的眾多版本之一。

第三章 雲中古都 祖師殿

關外深山裡有座廢寺,有一天來了個老道,在山下收了個道童做徒弟,並且募緣修建了一座祖師殿。那段門前峰巒密佈,盡是怪木異草,經常能看見有兩個小孩在山門外戲耍。老道每次碰見了,就會隨手給那倆孩子一些糕餅、果子,時間一久,相互間也就漸漸熟悉了。但那兩個小孩子,卻從不敢進殿門一步。

如此過了數年,始終相安無事,直到有一天老道從山下帶回來幾枚鮮桃,順手擺在殿內香案上,他趕了一天的路,又累又困,便坐在殿內扶著桌案沉沉睡去。

這時一個小孩在門外扒著門縫往裡看,忍不住悄悄溜進殿內偷吃,誰知那老道突然大喝了一聲,跳起身來,伸手抓住那小孩,狠狠夾在腋下衝到後殿積香櫥,手忙腳亂地將那小孩衣服剝個精光,用水洗淨了,活生生地扔到一口大鍋裡,上邊蓋上木蓋,並且壓了一塊大石頭。

老道又叫來徒弟小道士,命他在灶下添柴生火,千萬不能斷火,也不能開鍋看裡邊的東西,然後這老道就跑去沐浴更衣,祭拜神明。小道士心想出家之人,應該以行善為本才對,怎麼能如此殘忍要吃人肉?只怕師傅是要修煉哪路邪法了。他耳聽那小孩在鍋裡掙扎哭號,心中愈發不忍,想揭開鍋蓋放生,但又擔心師傅吃不到人肉,就要拿自己開刀。

隨著火頭越燒越旺,鍋內逐漸變得寂然無聲,想來已經把那小兒煮死了。小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