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情況告訴了同夥。兩人商量了一番,便決定買下這戶房屋,用以掩飾盜墓行徑之用。雙方談妥了價錢,屋主搬離住處後,當天晚上,兩個賊人便從地窖進入,開始向古墓的位置挖掘盜洞。
但他們爬進去後,越挖越黑,不但找不到先前摸到的石壁,反而感覺呼吸越來越困難。就在兩人想倒退回去時,卻怎麼爬也爬不到出口,最後兩人都被活生生地憋死在了洞裡面。知道此事的人都說,這兩個土賊也是被墓中鬼魂拿了命去。
其實人們有所不知,地窖裡貯存的甘薯和我們人類一樣,全是由很小的細胞組成。甘薯被貯存時細胞還在存活,它們也會呼吸,而且它們吸進的是氧氣,撥出的也是二氧化碳。在封閉的地窖中,氧氣很快就會被甘薯吸盡,而它們所釋放的二氧化碳也會越來越多。人如果突然進去,由於裡面氧氣逐漸減少,時間長了,就會被悶死在地窖中。但是之前提到的幾夥盜墓賊,他們是不是也因為這種原因而死在了墓中,那就不得而知了。
第二章 鏡裡乾坤 隱人蛇
當年雁蕩山裡有個樵夫,常到深山老林中砍柴採藥,遇到了不少稀奇古怪的事情。
這樵夫年輕的時候初次進山,覺得周邊的樹木多是初長新成,即便砍回去也賣不了幾個錢,因此裹上乾糧,獨自一人走進山林深處,尋找一些高大蒼健的老樹砍伐。
不知不覺走到了一個洞穴跟前,洞口處佈滿了各種動物的屍體及枯骨。樵夫見狀,暗覺頭皮子發麻,滿身冒出冷汗,心想:“這說不好是這山中猛獸的巢穴。我不可逗留,必須儘快離開,否則不免喪命於此。”他想到這兒剛要轉頭,忽聽洞穴裡發出一陣“沙沙”的聲響,一條大蛇從裡面爬了出來。
只見此蛇足有兩米多長,蛇身有如粗壯的樹幹一般大小,雙目赤紅,全身鱗片泛著青銅色,一眼看去,就好似銅鑄的一般。樵夫驟然看見大蛇,頓時駭得坐在地上,全身不住地發抖。大蛇也雙目注視著他,吐著舌頭慢慢向他靠近。樵夫一邊後退,一邊暗自琢磨:“此時與其坐以侍斃,被它吃了,不如捨命一搏,沒準還能拼出一條生路。”於是他握緊手中利斧。鼓足勇氣撲了上去,與那條大蛇纏鬥在一處。
樵夫抓住蛇頭,緊閉雙眼,揮舞著斧頭亂揮亂砍,這就叫“亂拳打死老師傅”,經過一番惡鬥,樵夫竟僥倖將大蛇劈成了兩段,而他自己也受了傷。樵夫走到旁邊靠著石頭坐下,看著長蛇的屍體,無意中發現此蛇竟然長著腳足,從前到後共有四隻,樣子頗為奇怪。他心念一動,打算把這怪蛇帶出山裡,給村裡人看看,說不定還能換些米麵。他隨即起身砍斷了一棵樹木,把兩段蛇身纏繞在樹枝上捆好,扛在肩上踉踉蹌蹌地走出了山林。
正走在半路上,迎面撞見一幫巡山的官差,樵夫急忙跑上前去說道:“我在山中殺死了這條大蛇,蛇身竟有四足!”
不想那些差官們臉色駭異,好像聽到了樵夫的聲音,面對面卻看不到他在哪裡,紛紛喊道:“你在哪裡?出來讓我們看看。”
樵夫一驚,說道:“我就在你們面前,怎麼你們看不見我?”隨即把蛇丟在地上。這時,樵夫的身形才在眾人面前顯露出來。
後來樵夫同巡山的差役們一起回到了村中,眾人聽他們訴說事情經過,皆是大為吃驚。其中有一位上了年紀的老者說道:“此蛇生時不能自隱其形,死後乃能隱人之形,並且身上長有四足,定是這山中的妖物,不能存留。”於是樵夫就與村裡人一起,把這條大蛇拖出村子,一把火燒了個乾乾淨淨。
第二章 鏡裡乾坤 安土鬼城
在中國古代的木工行業內,有一種叫魯班鎖的技藝,俗稱也叫榫鍪(sǔnmóu)。那時建造亭臺樓閣,會此技藝的木工會把建築用的木材兩端以及中間挖出凹槽,或者打出凸緣,再把這些木料一塊塊按照圖紙上各個部位的需要,錯落有致地拼接組裝起來,就好像搭積木一樣層層累加,把建築搭建而成。整幢建築不用一枚鐵釘固定,依然可以堅固無比,屹立不倒。只可惜如今這種絕技早就已經失傳,代替它的是鋼筋水泥、石塊磚瓦。
那時,鄰國日本的木工也同樣用此法搭造建築,只不過叫法不一樣而已。用此技藝搭建而成的建築,首屈一指的當屬日本戰國時期,一代梟雄織田信長的住所“安土城”。
這座安土城位於日本滋賀縣的安土,整座城修建在一個海拔一百多米的山頂之上,從上到下一共七層,總共六十五米高。城下修建了一條寬闊大道,道路兩旁建有民居、寺廟和武將的住所。由於織田信長生平十分喜歡西洋的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