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一點點水分在裡面。
被杜荷殺掉的叛亂者,也不知道有多少,反正每個國家的人都有,都有被杜荷殺掉的,沒有誰不知道杜荷的威名,甚至比他的前任,他的老師蘇定方更加威猛嗜殺,幾乎是所有人看到黑壓壓的一片騎兵打著“杜”字大旗出現在他們的面前的時候,都覺得身體有些顫抖,當初這個殺神和那面旗幟給他們帶來的威懾實在是太大了。
這原本是沒有任何意外的結局的戰爭,卻在戰爭進行了一個月,大唐帝國獲得了決定性勝利的同時,出現了一個小小的插曲,這個插曲,或許在杜荷看來是無所謂的,可是若是交給政治家們來看待,或許就不一樣了,政治家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李二陛下也敏銳的意識到,這是大唐西進戰略的絕好良機。
大唐帝國三面戰鬥的事蹟打破了歷史記錄,東面打敗了高句麗,北面消滅了薛延陀和西突厥,西面則在叛亂爆發一個月之後平定,西域都護府六萬大軍進軍西域,開始攻城略地,早先打下的基礎非常紮實,每到一地都有投效而來的帶路之人,有了帶路人,杜荷的進軍簡直可以用神速來看待,現如今尚且豐饒富庶的西域之地就這樣落入了大唐的直接統治之下。
給臉不要臉,那就徹底的把國家給取消掉,改為西域都護府直接直轄,暫時交給西域都護府的安西都護郭孝恪管理,不出意外,那些全城投降的城池裡的人都成了大唐公民,有獲取大唐身份證的權利,而那些抵抗了之後被攻破的城池裡的人,則全部都要充作奴隸,直接就在當地使用,建設大唐的土地,抵抗的軍隊全部打為奴隸,不抵抗的投降的軍隊直接作為當地的常備守衛軍使用,正式成為大唐的軍隊。
這一切都在如火如荼的進展之時,大唐充分的享受著辛勤耕耘了數年的果實的時候,一支人數和貨物都為數不少的駱駝隊伍出現在了杜荷的軍營之前。(未完待續。。)
ps: ps:今天灑家正式又老了一歲,在奔三的路途上跨越了一步,真是可喜可賀,可喜……可……賀……
八百五十一 波斯來使
當杜荷手下計程車兵對杜荷說有一批金髮碧眼的“奇怪的人”操著一口聽起來很奇怪的漢家語言說要求見這裡的最高長官的時候,覺得非常詫異,對於那些金髮碧眼的人,杜荷不是第一次聽說,在軍事大學裡面,就有教員在講解西域的時候提到了西域的更西邊還有很多強大的國家,那裡的人都和我們不一樣,我們的膚色偏黃,髮色是黑的,眼仁也是黑的,而那些人膚色比較白,頭髮是金色的,眼仁是綠色的或者是藍色的,很奇怪。
杜荷也聽說了那些人的國家在漢朝的時候被稱之為大秦,和漢朝有過不少來往,漢朝官方稱之為大秦,似乎是說他們國家的版圖和秦朝比較相像,於是乎便稱之為大秦其人說的語言和相貌都和中原漢人迥然不同,杜荷不知道這些人究竟為什麼長成這樣子,但是綜合了一下之前接收到有關西域諸國與西邊國家有所來往的情報,他就猜了個**不離十。
八成是來找事兒的!而且士兵還說感覺那些人的護衛是軍隊,有制式武器,有制式衣服,雖然原料看不明白,但是大概就是那個感覺,還有頭盔,肯定是鐵製的。
不過即使如此,杜荷還是很好奇,哪些人到底長得是一副什麼模樣,到底為什麼會長成這個模樣,所以還是決定要見他們一見,整頓了一下自己的服裝和儀容,杜荷盤坐於自己的大帳中央,讓士兵把那群人的頭領帶過來。
很快。三個穿著杜荷從來都沒有見過的服飾的人出現在了杜荷的帳篷裡面,杜荷一瞧,果然是這樣,金髮碧眼,膚色較中原人比較白一些,長得奇形怪狀的,鬍子很濃密,不過看上去其實還是不錯的,應該是對方國家的高層官員一類的人,恩。看來那群西域人還是挺有能耐的。請動了人家的大人物,他們是來宣戰的?
“尊敬的將軍,我是波斯國偉大的皇帝陛下的使臣,您可以稱呼我為伊薩姆。”領頭的一個年紀偏大的人站了出來。用一種很奇怪的禮節對著杜荷行禮。若不是這個理解包含著鞠躬這樣的行為。或許杜荷還看不明白,不過對於這個傢伙或說漢話,杜荷還是有些好奇的。
“伊薩姆?這是你的名字?”杜荷好奇的詢問道。
“是的。將軍先生,我知道,貴國的人們的名字和我國的人們的名字有所不同。”伊薩姆又鞠了一躬。
這這禮數還真是周全啊,杜荷暗自尋思著,看來這長得奇形怪狀的,但是這個禮數倒不必我們中原人要差,說話的語氣很恭敬,一直微微躬著身子,除了他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