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久了。
蜀漢無後人,諸葛亮始終沒有為蜀漢培養出一個合格的繼承人,就算他權傾朝野,也沒有做到這一點,吳國倒是靠著陸家父子和老將丁奉等人支撐著,勉強還能支撐下去,魏國佔據了中國最精華的北方地區,人才不缺乏,但是政局動盪,時不時就有叛亂和征戰產生,大家都沒辦法過上和平的好日子。
不過按照劇情的發展,蘇寧依然可以用大量的筆墨描述諸葛亮的北伐和曹魏的應對及反擊,以及東吳時不時的客串一下,依舊精彩一些,比如揮淚斬馬謖,斬魏延,孟達反正不成反被殺,東吳方面的周魴斷髮賺曹休和江夏之戰等等,雖然沒有前期那麼精彩,卻依舊壯烈。
三國的故事最早是在李二陛下和長孫皇后之間傳閱,蘇寧一般是以每三天一回的速度寫,寫完之後就會命人送到皇宮,李二陛下要做第一個閱讀的讀者,然後長孫皇后做第二個,原本倒不一定會出什麼事情,只不過有一天李承乾來給長孫皇后請安的時候意外發現長孫皇后正拿著幾張紙看得津津有味,出於好奇他也討過來看了看。結果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出於對這本書的喜愛,李二陛下特意下令讓印刷局專門給他一個人印刷三國的故事,出一回印刷一回,僅僅只是他一個人和長孫皇后可以看到,每天當他感到累了的時候,就會拿起已經看了不知多少遍的之前的故事再一次回味,大有百看不厭的架勢,長孫皇后在閒暇的時候也喜歡拿著三國看來看去,說實在的,和那些晦澀難懂的經義書籍比起來。蘇寧的三國簡直是強的太多了。
李承乾毫無意外的被三國給俘獲了。金戈鐵馬,戰場廝殺,陰謀詭計,活生生的三國出現在了李承乾的眼前。當晚。李承乾失眠了。哦不對,是沒有睡,挑燈夜讀三國四十三章節。對於李承乾而言,從小隻讀過儒家經典的他還是頭一回讀到和故事書差不多的三國,所以毫無意外,根本就沒有意外。
第二天李承乾頂著熊貓眼上課,被孔穎達訓斥了一頓,孔穎達詢問他為什麼,李承乾如實說出,是蘇寧寫了一本書,他的父親和母親都很愛看,他也借來看了看,結果一個晚上都捨不得放下,一直看到天亮,都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這就讓孔穎達大為吃驚和好奇,對於蘇寧的一切在孔穎達看來都是很具備吸引力的,於是他當即要來了三國的印刷本,只有四十三個章節的印刷本,看了起來。
不得不說,孔穎達的意志力是很堅韌的,看了五章之後,孔穎達猛然驚醒,意識到自己還在授課,心中有一種渴望要繼續看下去,但是理智卻告訴他要繼續授課,孔穎達立刻感受到了李承乾昨天晚上的感覺,因為他也有了要一口氣讀完整本三國的衝動。
蘇寧這小子,好長時間沒動彈了,結果就弄出了這麼個玩意兒?言語簡單易懂,行文流暢,還有那奇奇怪怪的小符號,似乎是斷句之用,對於《三國志》上一筆帶過的事情,蘇寧將它擴寫成了一整段故事,環環相扣,扣人心絃,讓人看完上一章節就忍不住要看下一章節,孔穎達必須承認,就算他是一個文人,也被這本蘇氏三國吸引了。
就這樣,透過李承乾,東宮開始流傳蘇氏三國,和東宮有來往的皇室也開始接觸到了蘇氏三國;透過孔穎達的影響,孔家開始流傳蘇氏三國,這還是孔穎達主動向皇帝提出的請求,孔家和很多文人都有往來,於是乎讓孔穎達著迷至此的蘇氏三國也勾起了他們的興趣,文人們也開始閱讀蘇氏三國,他們大多數都被序言的那首《臨江仙》所吸引,就此一發不可收拾。
文人有文人的夥伴,一傳十,十傳百,蘇氏三國的故事在文人圈子裡面引起了一陣轟動,皇室的影響力也很大,透過東宮的關係,很多大臣也開始接觸到了這本讓那個皇帝皇后太子日日夜夜翹首以盼後續的蘇氏三國,爭相傳抄裡面的章節和故事,然後到處宣揚自己和皇帝皇后太子接軌了,也在不經意間,為蘇氏三國做了宣傳,當然,就此沉迷於三國故事的人,也絕非少數。
相對與文人而言,武將圈子對於蘇氏三國的誕生那可就是狂熱追捧了,蘇寧最開始寫戰爭場合的時候不太敢下筆,怕弄出什麼笑話惹人非議,所以就拿了很多專業的問題請教李靖,李靖很奇怪,但是還是一一作了解答,然後出於好奇,李靖詢問蘇寧這樣做是為了什麼,蘇寧給出的答案就是蘇氏三國的手稿。
李靖彷彿又回到了年輕的時候,那金戈鐵馬的時代,然後一個人太孤單,又拉著牛進達一起回到那金戈鐵馬的時代,牛進達覺得兩個人不夠,又拉著幾個武瘋子一起回味青春,一傳十,十傳百,武將的嘴巴有些時候比文人更加厲害,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