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六十一 爭論(上)
一本傳世之作誕生之初和誕生之後的歲月裡面,如果不出現一些爭議,那麼這本書就算不上是傳世之作,只有爭議,才能帶來名氣和傳播,名氣越大,傳播的範圍越廣,爭議也就會越大,當然,伴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爭議會漸趨一致,歲月的沉澱所附帶的時間的價值會讓一些在當時沒有多大反響的藝術作品變得價值連城,比如典型的案例——梵高。
當然三國不屬於這一型別,三國從誕生之初就是一本相當吸引人眼球的作品,以至於家喻戶曉,老幼婦孺皆知,什麼曹孫劉啊劉關張啊之類的更是國民人物,人盡皆知,《三國演義》的影響力還造就了關羽這一尊在大中華地區和世界上所有有華人存在的地區內威望極高的大神,諸葛亮也成為了千古智慧的化身,劉備也是仁義之君的典範,不誇張的說,在這之前,在《三國演義》成書之前,三國人物遠遠沒有今天這樣家喻戶曉。
一本小說的影響力竟然可以抵達到這種程度,由此可見傳世之作的地位是穩當當的。
當然了,這樣一本穩當當的傳世之作,就沒有經歷過那些正常的爭議嗎?那顯然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