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黃老太便在接下來與村長的後續對話,以及閒聊過程當中,透露出了一條基本時間線,那就是她和李慧家裡面,在三年前就透過書信建立了聯絡。
並且厚著臉皮向人家求助。
之後也一直有受到李家的幫助。
現在人家閨女過來,又不愁吃喝不缺工分啥的,當然得讓人家享受到賓至如歸的待遇,所以希望村長多多包涵。
除此外,黃老太還順帶著說道:
“對了村長,你不是一直羨慕咱們這遠近聞名的小李村有個集體作坊,生產出來的紙遠銷附近縣鎮,不但收入相當不菲,連帶著村民的工分都比咱們值錢好幾倍嗎,我跟你講,小慧她家是丁點都不缺這些技術,懂的東西可多了。
甭管是造紙造肥皂,燒玻璃,她都懂,聽說呀,就連青黴素她都會造呢。
所以這次知道她想下鄉,我是極力跟她家裡長輩們說,讓她來我們村,保證把她照顧好,這可不僅僅是為了報恩或貪圖啥,主要是為了咱們黃家村好!
但凡她漏點技術出來給咱們,咱們也湊點錢,辦個工坊啥,只要銷售的不錯,到時候咱們工分就不是一個工分值一分錢了,而是一個工分值一毛錢,說不定每天的收入都能趕上城裡工人呢。
她剛剛已經跟我說好了。
願意教我們點技術。”
這番話,當然也是曲潔和李慧商議之後讓黃老太說的,這世上吃獨食是沒啥好下場的,村裡面其他人家都不太富裕,就你家一家富裕,顯然也不太妥。
畢竟現在主導的是集體主義。
所以曲潔和李慧是真心覺得,得讓大家都富裕起來,手裡都有點錢,能吃點好的,那樣他們家才會更加不起眼。
同時如果大家富裕起來的原因是在於她們,那她連帶著整個黃家的地位。
自然也是不可動搖的!
怎麼都能得到些村民的感激。
而黃老太不好提供技術的原因是在於她的情況大家知根知底,不好解釋技術來源,但李慧這個外來者就沒事了。
畢竟大家對她都不熟悉。
能夠提供技術支援就已經是讓大家開心不已的事了,誰會去深究背景呢?
“什麼!你說真的?”
不用說,黃老太的這番話,對村長而言確實是既震撼又驚喜,震撼的是李慧竟然懂這麼多技術,驚喜的當然就是對方願意提供相應技術給他們辦工坊。
這年代雖然不允許辦私人工坊,但辦集體工坊,村辦工坊還是可以的,甚至能算是很正常的事,很多村子的工分差別很大,有的村子一個工分只值一分錢,甚至一分錢都不到,有的村子一個工分值一兩毛,區別就在於村子收入。
但種田收入差別能有多大。
顯然不可能有十幾倍的差距。
真正造成工分價值上巨大差別的核心在於,有沒有種糧食以外的收入,以及收入又多不多之類,有些村裡會種些草藥,有些村裡會辦一些村辦作坊,這些就是額外收入,而這些額外收入,最後都是要平分,核算進工分價值裡的。
但凡工分價值比較低的村,誰又不羨慕那些工分價值較高的村子,在一定程度上來講,工分價值高低,就是衡量一個村子整體富裕與否的最核心標準。
村長對此關心重視很正常。
“當然是真的,那個小慧說了,她下鄉是為了幫助村民們富裕起來,生活變得更好,如果只是跟村民一起種田的話,那她下鄉和村民家裡多了個不太會種田的閨女有什麼區別,沒區別的!”
黃老太繼續按李慧的交代說著。
“對對對,有道理,有道理。
不行,大妹子,這事對咱們村實在是太重要了,甚至是影響後代子孫的事情,那個小李姑娘還在你家吧,咱們現在就過去,我得當面跟她聊一聊啊!”
村長顯然是急了,急的恨不得當場與李慧見面,將事情敲定,然後才能安心,不然他覺得自己晚上都睡不著覺。
不過黃老太當然得拒絕啊,畢竟李慧現在在古代世界那邊呢,去了真不一定見到人:“哎呀,村長你不要急嘛。
不要顯得功利性太強,由我跟李慧協商,這事肯定沒問題,但是咱也不能人一來,屋子都還沒收拾妥當,晚飯也還沒吃呢,就先跟人家要技術是不是?
你放心,半個月肯定搞定。
另外,你先幫我把她割豬草的工作給定下來,這樣她才能有更多的時間考察村裡情況,分析村裡更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