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3 / 4)

小說:二戰之救贖 作者:莫莫言

敏。

光是有熱情還是不夠的。蒙哥同學深深的知道,眼前首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勝仗,來鞏固自己的地位。蒙哥不管從戰略上還是戰術上都還是很有一套的。他判定隆美爾在希特勒的威逼之下肯定還是要進攻的,儘管德國人的補給根本就跟不上,最要命的油料也不多。

於是蒙哥在阿拉姆哈勒法山附近佈置了一個箱行防禦陣地,三面埋伏的裝甲部隊全部偽裝了起來。靜候隆美爾的光臨。

隆美爾其實這時也不想進攻,但是對於希特勒那每天急切的催促結束北非戰事的電文,隆美爾也沒有辦法。8月31日晚,蒙哥馬利像往常一樣,到了時間就上當隆美爾在半夜後發動進攻時,他早已睡著了。蒙哥的參謀長德、甘岡決定叫醒蒙哥,把訊息告訴他。蒙哥答了一句“好極了,不能再好了。”馬上又睡著了。

事情完全像蒙哥預料的那樣發生了。簡直可以說,在阿拉姆哈勒法山戰役的最初幾個小時內,隆美爾就打輸了。實際上,英國空軍在8月30日黃昏就開始出動,用“威靈頓”轟炸機轟炸了隆美爾的裝甲車停車場。當非洲軍團在地雷場奮力開闢通道的時候,他們發現地雷場比預計的要寬得多,複雜得多。第一個通道直到8月31日凌晨4點30分才開闢出來。早上8點,隆美爾接到報告說,進展仍然十分緩慢。第21裝甲師的馮。傅斯麥將軍被地雷炸死,而非洲軍團指揮官涅林也因受傷而不能指揮。拜爾萊因接管了涅林的指揮,並和隆美爾一起決定繼續進攻,企圖在夜間迅速向東猛衝。其結果是德軍坦克縱隊在雷場中進展緩慢而英軍第8集團軍和空軍則已完全做好準備:坦克已開到戰鬥位置待命,炮兵也已做好開炮的準備。

由於坦克在鬆軟的窪地上行進非常浪費汽油,隆美爾採取了一個折衷方案,命令他的裝甲部隊向北作預定的左包抄運動。這樣德軍坦克就朝著英軍第22裝甲旅的隱蔽著的坦克開過來了。坦克戰爆發了,兩軍互有傷亡,但是德軍被牢牢的釘死在了陣地前面,毫無建樹。

隆美爾迫於燃料短缺,在那天傍晚就停止使用坦克了。這樣非洲軍團就在皇家空軍的照明彈和炸彈以及第13軍炮兵的轟擊下停止了活動。翌日,德軍進行了一些零星的攻擊,但遠不如第15裝甲師對阿拉姆哈勒法山脊進行了短時間衝擊。7時5分和又分別進行了兩次小規模的區域性攻擊。在此期間,德軍還與第第八旅的旅長牢記著蒙哥不允許第13軍的坦克從事近戰的指示,在損失了幾輛坦克後就把第8裝甲旅撤回了。

第一階段的撤退,並在3日加快了撤退速度。迫使隆美爾撤退的重要原因是沙漠空軍轟炸了隆美爾用以發動攻擊的後方基地託布魯克,使他得到補給的可能性消失了。缺乏汽油意味著他無力重新發動攻擊。

但蒙哥馬利拒絕了一切要求坦克發起進攻的請求,並且實際上禁止霍羅克斯繼續追擊敵人和佔領希邁馬特高地。他說,要讓隆美爾保留下那裡的觀察哨,以便德軍能夠看到英軍準備下一個大戰役時將要採取的各種欺騙措施日,非洲軍團已在英軍原來的地雷場及其後方站穩了腳跟,於是蒙哥馬利下令停止這次戰役。

在這次戰役中,德軍損失了約2900人和49輛坦克及裝甲車輛;英軍損失了1700餘人和67輛坦克,其中13輛“格蘭特”式坦克尚可修復。但英軍掌握了戰場主動權。

第8集團軍司令部充滿了興奮與喜悅的氣氛。但對蒙哥而言,這種興奮的頂峰則是羅斯福總統的特使溫德爾。威爾基的光臨。蒙哥馬利親自陪同威爾基到前方地區視察。正當盟軍在挪威、法國、希臘、遠東等戰場遭受挫折之時,能向美國總統特使展示德**團大撤退的景象確是一個令人自豪的時刻。

在沙漠空軍的協助下,蒙哥馬利在阿拉姆哈勒法山著實教訓了隆美爾一頓,並使他對此教訓銘記終生:“誰要是被迫同完全掌握了制空權的敵人作戰,即使他擁有最新式武器,也將像原始人同現代歐洲軍隊對陣一樣,處境十分艱難而絕無勝利的可能。”

不過英軍還是那些英軍,德軍還是那些德軍。在前任指揮官沒能獲勝的地方,蒙哥漂亮的扇了隆美爾也耳光,不過被這記耳光扇了的還有英國陸軍部的一干大佬們。這場勝利不但使第八集團軍計程車氣空前高漲,鞏固了蒙哥軍事天才的地位,還讓丘吉爾在國內的日子也好過了不少。丘吉爾不禁對蒙哥大為讚賞,連連誇自己當初的眼力好。

丘吉爾給蒙哥發電報要求儘快突破隆美爾的防禦,儘快消滅德國人在北非的軍隊。但是蒙哥卻沒有聽從丘吉爾的命令,而是制定出代號為“輕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