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部分(2 / 4)

小說:二戰之救贖 作者:莫莫言

部隊。艾森豪威爾可是不會讓巴頓亂給自己闖禍,連忙說道:“喬治,我之所以讓你指揮部隊可並不是想讓你給我闖禍的。你要記住,我們的對手是德國人。對法國人你不要做什麼出格的事情。”

巴頓心裡對法國人的仇恨甚至要超過德國,那裡會聽的進艾森豪威爾的話。只是含糊的答應了艾森豪威爾的要求。而艾森豪威爾也害怕巴頓給自己闖什麼大禍,所以讓巴頓聽從第一集團軍群指揮官布萊德利將的指揮。

艾森豪威爾認為有布萊德利約束著巴頓,那巴頓就會收斂的,但是誰承想布萊德利對巴頓根本就沒有多大的作用。

巴頓很快就得到了美軍第軍和美軍第15軍的指揮權,這兩個軍所組成的集團軍就是美軍第3集團軍。美軍第軍一部分還在英國,現在只有第79第3第90師這三個步兵師在諾曼底地區,美軍第15軍則是實力要強的多,第15軍由裝甲第4、5、6師和步兵第5、35師組成。這八個師再加後勤補給運輸以及指揮部人員,人數超過了二十萬。而且還有一半的人正源源不斷的從英國運來。可以說艾森豪威爾給巴頓的支援是相當雄厚的。艾森豪威爾希冀巴頓的勇猛能夠帶領士兵去為美軍贏得榮譽。

不過巴頓到了指揮部後先是沒有忙著部署進攻,而是先著手整頓起了美國第三集團軍的軍紀。巴頓此人一向是信仰只有嚴格的紀律才能使士兵爆發出勇氣和持久的作戰能力。為此巴頓毫不猶豫的在第三集團軍立起了規矩。

首先巴頓就是針對各級指揮官立下的規矩,巴頓的條例中寫道:每一位指揮官,在其管轄範圍內,要親臨指揮。任何指揮官,假如在既沒有陣亡、也沒有負重傷的情況下,又未完成他的既定任務,則該指揮官就是沒有盡職盡力。指揮官或他的參謀長絕不要兩人同行應當每天帶領各參謀部門、通訊、醫療、軍械、工兵以及軍需部門的一名代表視察前線。為了避免重複視察,參謀長要選擇好視察的地段。

巴頓的用意是讓在師、團、營級別的這些指揮官一定對士兵以及對手的情況進行實際瞭解。以不至於下達那些士兵無法做到的不符合實際的命令。

另外巴頓還寫道:軍官必須充滿自信心,並且信任他們計程車兵。初次參加戰鬥的部隊各級指揮官包括司令官在內必須由作風硬朗的人擔任,戰鬥中,他們必須親臨前線。

從這些可以看出巴頓帶兵的思想是以身作則式的,巴頓甚至一個團體中優秀的軍官的重要性。

當然巴頓給出更多的還是關於戰鬥細節方面的。他在戰鬥原則中提到:任何戰鬥情況都沒有現成的解決辦法。只有一條不容更改的戰術原則,即“利用一切手段在最短時間裡最大限度地打擊敵人並消滅之”。在戰鬥中,傷亡的大小直接取決於你暴露在有效火力下的時間。用自己的火力削弱敵軍的火力和攻擊效率,同時加快進攻節奏,縮短暴露時間。平時多流一滴汗,戰時少流一滴血!讓敵軍喪膽可以贏得戰鬥的勝利。殺傷和擊斃敵人可以引起敵軍的恐慌。殺傷和擊斃敵人要有強大的火力。背後的火力比正面的火力更加致命,它的有效程度比後者高兩倍。你必須用正面的火力牽制住敵人並且迅速地從敵軍側翼繞到其背後發起進攻。要儘可能避免向嚴陣以待的敵軍陣地發動正面進攻。

巴頓整人當然十分有手段,很快在體罰與經濟制裁雙方面的手段之下,美軍第三集團軍的戰鬥力了幾個臺階。不過巴頓也很自然被美軍第三集團軍計程車兵稱為了狗孃養的將軍。

但是巴頓卻並不為意,在第三集團軍即將投入戰鬥之前為美國第三集團軍的全體將士發表了那份載入史冊的講話。而巴頓身後就是那個被載入史冊的糞坑。

“弟兄們,最近有些小道訊息,說我們美國人對這次戰爭想置身事外,缺乏鬥志。那全是一堆臭狗屎!美國人從來就喜歡打仗。真正的美國人喜歡戰場的刀光劍影。你們今天在這裡,有三個原因。一,你們來這,是為了保衛家鄉和親人。二,你們來這,是為了榮譽,因為你此時不想在其他任何地方。三,你們來這,是因為你們是真正的男子漢,真正的男子漢都喜歡打仗……

……每個人終究都會死。沒錯,第一次戰場,每個人都會膽怯。如果有人說他不害怕,那是撒謊。有的人膽小,但這並不妨礙他們象勇士一樣戰鬥,因為如果其他同樣膽怯的戰在那奮勇作戰,而他們袖手旁觀的話,他們將無地自容。真正的英雄,是即使膽怯,照樣勇敢作戰的男子漢。有的戰士在火線不到一分鐘,便會克服恐懼。有的要一小時。還有的,大概要幾天工夫。但是,真正的男子漢,不會讓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