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鷹之翼 第三十三章 北美諜影
第七卷鷹之翼第三十三章北美諜影
德尼羅一月五日在法國戛納乘坐飛機去的摩洛哥的卡薩布蘭卡,然後又在卡薩布蘭卡乘坐越洋飛機直接飛到美國的紐約市。
法國雖然已經在四零年戰敗,連巴黎都成了不設防的城市。但是滿足了極大的復仇**的希特勒似乎並沒有完全佔領法國的意圖,發了善心的希特勒除了給法國投降政府在南部劃出了一片自治區之外,連法國在非洲的大片殖民地也沒有染指,畢竟希特勒在心中對法國當年的波拿巴皇帝也是崇拜的不行不行的,看在都是野心家的份上就給法國留下了大約三分之一的國土。
當然北部和西部所有的海岸線則被德軍牢牢的控制在手中,並且希特勒還時不常的拿大棒教育一下沒有還手之力的法國戰事南希政府,從而彰顯自己那強大無比的肌肉。
而在希特勒的脅迫和無比誘人的只要法國出兵幫助德國作戰的就會讓法國從新獨立的誓言下,法國的投降政府不得不委曲求全,不但允許年輕人可以參加德國的外籍兵團,還為德國的工廠輸送了大量的合格而且健康的勞動力。就連在非洲法國殖民地上的法國兵團,最後在南希政府元首貝當的命令下,也只能聽出隆美爾的指揮。
不過之所以法國人願意跟德國合作還有另外一個原因,當年英國陸軍在法國陸軍的掩護下倉皇從敦刻爾克逃回了英國本土。可是為防止駐泊各地的法國艦隊落入德、意之手,英國制訂‘弩炮’作戰計劃。決心奪取、控制或擊毀駐泊各地的法國艦隻。
英國海軍奉命組建了‘H’艦隊,其中包括一艘航母、兩艘戰列艦,兩艘巡洋艦,是一艘驅逐艦,在直布羅陀集結待命。其目的就是準備對法國的艦隊大打出手。
七月三日凌晨,‘H’艦隊啟航,9時30分抵達奧蘭附近海面。薩默維爾向法艦隊司令讓蘇爾海軍上將發出最後通牒,要求法國艦隊繼續對德、意作戰,或在英國艦隊監督下駛往英國港口,或駛往法屬西印度群島港口解除武裝,或將艦船交由美國保管,如拒絕要求則應在6小時內自沉。
最後通牒由讓蘇爾報告法國當時的元首貝當。貝當一聽簡直鼻子都快給氣的掉了下來。貝當心道“你們這些英國佬實在太不是玩意了,變臉簡直都比變天還快。要不是我們法**人拼著老命擋住了德軍的進攻,你們英國現在恐怕只能用童子軍來保衛你們的本土了。可是你們這些白眼狼翻臉就不認人了,連我們法國僅剩的幾條船也想奪走……”
貝當要是肯把手中的艦隊交出去才怪,結果貝當義正言辭的拒絕了英國人的一片‘美意’。
結果毫無疑問的英國艦隊開火了,英國艦載機同時實施轟炸。戰鬥持續約30分鐘。停泊港內的法戰列艦‘布列塔尼’號被擊沉,戰列艦‘普羅旺斯’號、戰列巡洋艦‘敦刻爾克’號被擊傷擱淺,戰列巡洋艦‘斯特拉斯堡’號、水上飛機母艦‘泰斯特’號和驅逐艦共6艘逃往土倫。
一場大戰,法國海軍死亡一千多人;英方無損失。其實在這次戰鬥中,德國空軍是完全可以提供空中支援的,但是希特勒似乎也十分樂意的見到法國艦隊的覆滅,從而少了讓法國投降政府可以討價還價的籌碼。第二個希特勒也可以利用這次事件把讓英國人跟法國人的關係出現深深的裂痕。
就這樣在德國的默許下,英國人基本上做到了癱瘓法國海軍的目的。而德國也得到了宣揚英國邪惡本質的證據,簡直又是一出不可多得的雙贏好戲。只不過苦了那冤死的一千多名法國水兵。
讓德國人打敗,又被英國人背後捅了刀子,這無疑讓法國人感覺到十分的憤怒,一時之間,法國人對英國人的仇恨甚至要超過了對佔領他們國土的德國人。甚至還有許多法國人自願加入了德國的外籍兵團,拿起武器跟同盟國幹了起來。而擔任貝當政府的陸軍次長戴高樂更是因為鑽上了英國談判特使的飛機飛去了英國,結果被貝當政府缺席判處了死刑。這一切的一切都表明著法國再一次的站在了英國的對立面之上。
法國人開始仇視英國,但是卻始對美國相當的曖昧。法國雖然沒有直接通向美國的管道,但是在法國的殖民地摩洛哥卻有直通美國的航班。對於這些法國的貝當政府的解釋是,摩洛哥是個主權國家,法國並不能干涉一個主權國家的外交。這些把戲就像是德國瑞士與美國的關係一樣。德國也在自己的身邊留下了一個與其他敵對國家相互溝通的管道,從而方便自己的一些暗中的勾當。
在卡薩布蘭卡,可不是人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