蹤。
江湖之大,四海為家。
青山不改,綠水長流……
第一百三十九回 大散關下
晨霧初凝,雛陽斜升。
一點赤影平地飛馳,速度之快,如似在疾風中飄逸的烈火,自林中馳出。
而馬背之上則端坐兩人,正是熊淍與夏芸。
“熊哥,我們現在是要去哪裡?”夏芸有些幸福的嬌聲開口道。
熊淍聞言咧嘴一笑,雙眸遙望天際,淡然開口道;“出關。”
“去關外?”夏芸有些驚訝,不禁催問道。
熊淍點了點頭,眼中有些激動的熾熱神光。
關外,逍遙鬼竹林。
那是讓熊淍與逍遙子共度數載光陰的地方,林影密佈,劍氣縱橫。
最神秘的,還是當年為了躲避鴻雁,逍遙子帶著熊淍躲入密室的那個後山。
深不見底的隧洞,叫人無法捉摸。
“芸兒,我現在也再無什麼牽掛,師傅走了,我的心也跟著走了。我們此次回到關外,便再也不回來,我們就在那裡騎馬牧羊,或是在那片鬼竹林之中逍遙快活,你願意嗎?”熊淍一邊縱著韁繩,一邊眺望遠方,開心的笑著。
夏芸聞言面色倒是一陣羞紅,聽熊淍的逍遙快活四字,她也不禁想起了在牢獄之中兩人那般合歡之事。
“只可惜父親沒能看到現在。”夏芸嘆了口氣,低聲感慨。
確實,翠華山一役,夏驚雲下落不明,生死未卜,夏芸嘴上不說,實際卻很是擔心。
“芸兒,我會一直陪著你的。”熊淍單臂持韁,另一隻手緊緊摟住夏芸。
此刻熊淍心中也難免會湧上一絲悲涼,其實,哪裡只是芸兒想尋找父親,他又何嘗不想?
夏芸聞言,也是心中一暖,微微點頭,如暖玉般的身子懶懶地靠在熊淍胸前。
熊淍對她而言。
就是她的天!
馬背上的日子,本是乏味的,但因為熊淍與夏芸同在,這倒彷彿成了一次愉快的旅程。
兩人也不急著趕路,一路走走停停,訪過大山大河,將這路上的綺麗,盡收眼底。
不知過了多少個日夜,熊淍和夏芸也終於趕到了雄關之下。
東到函谷關、西到大散關、南到武關、北到蕭關。
這是長安人對關內關外的理解。
其大散關便是關中四關之一,為周朝散國之關隘,故名散關。大散關山勢險峻,層巒疊嶂,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且因其扼南北交通咽喉,自古便有“川陝咽喉”之稱、乃是兵家必爭之地。
而熊淍,此刻便乘著龍血一路渡過清姜河岸,陣陣催馬,馳到大散關之下,望著大散關三個大字,眼眶卻不禁有些溼潤。
兩人佇立關外,縱目遠眺,但見群山疊嶂,古木翁鬱,兩側的山峰如臥牛,如奔馬,如似密不透風的天然屏障。
“邁出去,我們便再也不回來了。”熊淍噙著淚的嘶啞說道,懷抱夏芸的臂彎不禁又緊了幾分。
夏芸聞言,微微點頭。
今天過後,便是遠離刀劍的生活。
今天過後,便是激情退去,長年廝守的日子。
即興奮,又不捨。
熊淍端坐在馬背上,雙瞳的神光有些散懶,遙望著遠方,口中輕聲呢喃著當年逍遙子帶熊淍初至長安時說的詩句;“馳隙流年,恍如一瞬星霜換。今宵誰念泣孤臣,回首長安遠……”
“熊哥,別這樣,芸兒會永遠陪著你的。”夏芸看著熊淍的背影,隱隱覺得,莫名蕭瑟……
熊淍黯然地點了點頭,兩人就如此同乘在馬上,任風佛起鬢髮,西風蕭瑟,陣陣馬嘶。
斜風又卷,萬物蕭條。
“芸兒,走吧,我們今日,便遠離塵囂、長相廝守。”熊淍微微苦澀的展顏一笑,有些暖心的開口。
夏雲微微眨眼,甜蜜的默許。
“駕!”熊淍雙臂輕震,一抖韁繩,雙腿緊夾,輕磕馬腹。
龍血長嘶一聲,翻蹄便走。
馬影留空,幾乎不過瞬間,便已衝向大散關。
馬嘶當空,不過餘聲。
但熊淍與夏芸二人乘馬飛馳而過,卻從未注意到,草野之中斜倚長劍的孤影,那一份蕭瑟,那一份決絕。
黑髮斜遮,雙瞳中的神光銳利如刀,在此刻,激動的熾熱神光,不過視線,卻是緊鎖熊淍。
這漢子的嘴唇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