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6章(2 / 4)

最早的手術刀,其中典型的就是在蒙省發現砭石針,那針一頭尖銳一頭扁平弧刃。”

“然後就是西周古墓出土的青銅針。”唐明遠說道,“蓮花針,只有幾毫米長,但是針頭至今都非常鋒利,青銅針和砭石針很相似,在《黃帝內經》中就有砭石針的描述。”

唐明遠說這些並不是沒有原因的,砭石是針刺療法的開山祖師,針具的發展也是從砭石、青銅、九針到如今的毫針。

“師父說過雙針的記錄是非金非玉,我開始在想難道是青銅或者鐵?”唐明遠說道,“後來漢墓出土了三枚銀針,銀針的尾部已經沒有了鋒刃,而是絞索狀,更適合手捏著進行針灸,《黃帝內經》和《靈樞經》中都有對九針的描寫,根據描寫九針中最長的一枚針長約15厘米。”

“師門提到的金銀雙針,根本不符合任何一個已有的記錄。”唐明遠咬牙說道,“其實我懷疑過我們的開山祖師會不會是扁鵲,畢竟華國曆史最早用脈診來判斷疾病的醫生是扁鵲,而且他擅長內科、外科、婦科、兒科和五官科等。”他們師門也是學的很雜,也可以說是學的很全面。而且唐明遠會猜測到扁鵲身上,也是因為他以師門為榮,總覺得師門有個很光明的前途。

程老說道,“然後呢?”

“後來我覺得不可能。”唐明遠沒有告訴程老,當初把自己的猜測一個個否定,他花了多少時間,“因為師門理論很注重陰陽五行,藥用五味分陰陽,是《神農本草經》中提到的,而‘藥有陰陽’的理論是《黃帝內經》中提到的,所以不可能是扁鵲。”

唐明遠說道,“那麼會不會是張仲景、華佗或者董奉,他們三個中的一個?師門會是東漢嗎?起碼商朝已經被排除在外了。”

“可是根據《神農本草經》和《黃帝內經》的成書時間推斷,不可能是他們三個中的一個。”唐明遠臉色平靜,可是眼神中有一種壓抑的痛苦,“那麼就是三國和南北朝時期,可不管是三國還是南北朝都動盪不斷,三國時期就不說了,在三國之後的南北朝時期,現今知道的十部正史中,有六十八處記載了屠城的事件,除掉重複記載的,也有四十七次,屠滅了七十多座城池,師門是在三國還是南北朝創立?哪怕是三國時期,經歷了南北朝屠城,師門能保得住傳說中的金銀雙針?而且按照那個時期的環境,師門更注重的應該是外科。”

“最重要的一點,按照師門擅長的內容,開山祖師更像是遊醫。”唐明遠看著程老,“有些藥方是冷兵器時期軍中用的,有的卻更適合達官貴人用的,甚至還有接生的手法,仵作的手法……普通百姓家會研究藥膳?那些醫術和藥方更像是師門一點點收集來,然後根據自己治病的案例、實踐經驗撰寫下來,一代代不斷的增加累積,才有了後來的師門。”

“按照師父告訴我的,非金非玉柔軟中空等情況,那樣的材料和製造技術,根本不可能是一個遊醫能得到的。”唐明遠的臉色蒼白,“所以,師叔金銀雙針真的存在嗎?”

說到最後一句,唐明遠的語氣帶著自己都無法察覺的懇求和軟弱,他希望程老反駁他的這些推測,希望他的推測是假的,其實很早他就有懷疑了,直到拿到了這本書,“或者,其實是我算錯了長度?又或者金銀雙針是隕石打造的?《始皇本紀》有記載,‘三十六年,熒惑守心。有墜星下東郡,至地為石。’所以說不定後來還有隕石掉落,被開山祖師撿到,這才打造了金銀雙針嗎?”

“這本書的筆跡不是師父的,但是用藥習慣和師父類似,我在沒發現柴胡圖案的時候,參考病情描述然後自己擬定了藥方,發現相似度很高,用藥的習慣上也有類似。”唐明遠雙手握緊,低著頭深吸了口氣,這才接著說道,“我的用藥習慣是傳承自師父,那麼這本書的作者呢?偏偏書裡又藏有雙針的線索……所以雙針不是開山祖師傳承下來的,而是後來打造的嗎?”

程老第一次在唐明遠眼神中看見了茫然,心中嘆了口氣說道,“是有金銀雙針的。”

唐明遠眼神中露出狂喜,只是還沒有等他開口,程老就接著說道,“其實師門除了我和你師父外,還有個大師兄,當年師父年邁精力不夠,你師父更多的時候是跟著大師兄學習的,可惜大師兄走錯了路,後來沒有了訊息這本書是大師兄的筆跡。”大師兄走的時候,程老年紀並不大,對大師兄的記憶就是驚才絕豔,“雙針的來歷我也不清楚,恐怕真相只有大師兄知道,而真相可能並沒有那麼美妙。”

“也是我想差了。”因為在乎所以難免想的多點,唐明遠想到師父還留下的那套針法和藥方,緩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