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早在七月的時候對雲中損兵折將的戰事,幷州刺史張奕就上報給了朝廷,朝廷當然要追究責任了,可是這杜家明顯在大漢朝中樹大根深,查來查去卻將毫無過錯的雲中郡丞和武泉縣令朱道撤職查辦。
可是這武泉縣令畢竟也是八百石的官員,並且身處邊地那是一定不能有空缺的,適逢侍中蔡邕上表彈劾雲中太守杜林翫忽職守才有此大敗,所以朝中上下經過一番交易之後,手無縛雞之力的蔡邕就被派往武泉做縣令了。
可是這蔡大人明顯也有些脾氣,從八月開始從京師啟程,可是到了現在也不見他到任的身影。
而杜林呢也樂得清靜,索性就將武泉的大小職權全抓在了自己的手中,而這份竹簡的執筆者除了杜林意外因該沒有其他人了。
“那他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剛剛聽完武泉縣令蔡邕的事情,儘管對於蔡邕是武泉縣令這個事實有些意外,可是劉武現在明顯也無心關注這件事情,他現在最想弄明白的是,為什麼張淮自己動手殺妻棄子而不見憤怒,並且所有的事情好像都集中到了自己的身上。
見劉武這麼快就指出了整個問題的關鍵,馬小五點頭說道:“這也正是所有事情串聯起來的關鍵!”
“大哥請想,大哥此勝最大的受益者是誰?”
劉武看著馬小五想了想說道:“當然是張淮了,咱們都因該算是東都尉的邊軍,這還有什麼可說的!”
“不對~!”剛剛將自己的話說出口劉武猛然想起竹簡裡前面的一段內容。
“看來大哥也看出來了!”
馬小五甩了甩衣袖對著劉武說道:“大哥,我想咱們有麻煩了!”
“啥意思?咱們打了這麼大一個勝仗難道還有錯不成?”
原本坐在那裡靜靜聽著劉武和馬小五對話的熱鬧有些聽不下去了,直接就出聲質疑。
還不等劉武出聲訓斥他,坐在他身邊的喜慶伸手一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