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肯定有。”
謝衍蹲下去一起找,看到小學、中學字樣,愈發感覺離譜又扯淡:“你能講講科舉的學制嗎”
隨著王昇的訴說,謝衍愈發感覺太宗皇帝牛逼。
卻是在太宗皇帝晚年,再次改革科舉。
小學四年,中學三年(初中),大學三年(高中)並分文理科。
一般七歲入學,十七歲就能去考科舉。但實際上沒有嚴格區分,因為官辦學校數量不足,依舊存在大量的村學、社學、私塾。
所以,沒有什麼小學統考、中學統考。
秀才、舉人、進士三級功名依舊存在,前兩者更像是一種文憑,沒有任何政治、經濟特權。你如果有秀才功名,跑去商社應聘能輕鬆找到工作。
至於太學,更像是現代大學和研究院,目前在洛陽、開封、北京、南京、成都、蘭州各有一所。畢業就擁有舉人功名,而且提高了畢業透過率。
進士也分文進士和理進士,所學內容大致相同,只不過有深淺之別。比如文科,除了數學必修之外,也要掌握粗淺的自然科學知識。
醫學、機械、軍事等專科學校,皆轉為某某大學(其實類似中專、大專)。這類學生依舊考制科,取得制科進士功名,立即就能做伎術官。他們如果沒考上制科進士,轉去考各級衙門的吏員,也會優先被錄取。如果前往商社應聘,公司、工廠一般都搶著要人。
“我尼瑪……”
謝衍聽完忍不住爆粗口,穿越者前輩也太牛逼了。
謝衍目前的身份是一位大學生(其實是高中生,叫法不同),再讀一年就能去考科舉了。現在就考也行,過兩年再考也行,反正沒有什麼硬性要求。
只不過,官方學校不允許復讀,你考十年八年的自己複習去,又或者找一傢俬立書院慢慢進修。
這是太宗皇帝對傳統科舉的又一次妥協,他儘量往現代教育體制靠攏,但又礙於各種原因而不得不讓步。
尤其是財政問題。
不可能大規模開設公立學校,必須用私立學校來補充。
大明朝廷的財政去哪兒了
給公務員發工資去了!
正式吏員的編制多次增加,等於是科級、股級幹部通通正規化,一部分科員也正規化,儘量減少各級衙門裡的臨時工數量。
同時,又提高了對正式吏員的要求:府級以上衙門的正式吏員,必須擁有秀才功名才能報考。中央機構的正式吏員,必須擁有舉人功名才能報考。
若沒有秀才、舉人功名,那就只能從更低階的部門慢慢往上升。這等於增加了吏員的上升空間和流動性,一個底層吏員不必死盯著轉為品官,也可以夢想著升為更高階衙門的吏員。
謝衍面前擺著幾本歷史課本。
是繁體字,但能簡化就儘量簡化。
比如“無”字,就沒有寫成“無”。這玩意兒別說市井通俗寫法,就連宋徽宗本人的字帖,也都已經基本寫成“無”,當時只有正式公文、書籍或謄抄佛經才寫作“無”。
民間已經自然簡化到那種程度了,太宗皇帝乾脆讓課本和公文也簡化。
還有“雲”,也不寫作“雲”。
事實上,甲骨文、金文就一直是“雲”,直至篆文出現才有了“雲”。
第一卷,上古時期。
天地初開,茹毛飲血,繼而刀耕火種。
歷史課本里面,還以海外島嶼土著,以及國內某些少數民族舉例。
接著又是三皇五帝、嫘祖養蠶、倉頡造字、大禹治水等等,一大半都屬於上古傳說。
第二卷,夏商。
第三卷,西周、春秋、戰國。
第四卷,秦漢。
這套歷史課本,把上古稱為部落時代,把先秦稱作封建時代,把秦漢以來稱為郡縣時代。
中學(初中)二年級歷史課本,到秦漢就結束了,且一年級不學歷史。
謝衍快速翻閱完畢,指著封面的作者名問:“為什麼主編的名字,不但單獨換行,還抬升了一格印刷其餘作者都沒這樣。”
王昇解釋說:“那是太祖的名諱。這套歷史課本,也是太祖晚年主編的,當時召集了數十位大儒,甚至還有一些外邦學者來輔修。”
“這幾十年來一直在吵,聽說剛開始沒有區別。後來空了一格,再後來單獨換行,最後變成換行又頂一格。現在隔三差五還在吵,時不時就有士人在報紙上呼籲,請求禮部不要直接印出太祖名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