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什麼事的話,我和二郎先走了。家裡只有飯糰湯圓兩個娃,不太放心呢。”羅雲初笑著道,她實在不想摻和大房的家事。
“嗯,去吧。”
羅雲初並二郎往側門走去,遠遠還隱隱聽到宋母嫌棄宋大嫂每日用的藥材那麼多,病還不見好什麼的。
有什麼別有病,沒什麼別沒錢,羅雲初搖搖頭感嘆。
次日一早,古沙村的人成群結隊,早早便出發了,生怕去晚了就領不到糧食了。羅雲初一早便煮好了羊奶還有一鍋美味的金錢草粥,放在鍋裡溫著。和宋母說了,若湯圓飯糰兩人餓了,就餵給他們兄弟倆吃。那金錢草粥用的是骨頭湯熬的,香著呢。病剛好的飯糰嘴巴淡,吃這個最好。
“哎,大郎二郎,你們知道不?”趙大山左右看了一眼,然後湊近大郎二郎,壓低聲音說道,“據小道訊息說,此次開倉放糧的事徐明府(縣令的尊稱)是不知道的,全是由周少府(縣丞的尊稱,周墩遲)主持的。”
“你是說周少府私自開倉放糧賑濟災民?”大郎二郎一驚,這周少府怎麼這般大膽?
“是啊,如今縣裡許多人都知道了,都稱他作周青天呢。聽說這事是則他的一個遠房親戚被活活餓死引發的,周少府不忍心咱清河縣的人們遭遇同樣的下場,遂才決心冒被罷官的危險開倉的。周少府真有黃公風範啊。”趙大山的語氣裡充滿了敬佩和崇拜。
(這裡說的是黃公是黃槐,此人為救災民於哀鴻遍野之中,他冒宦途險惡,私自開倉放糧賑濟災民,使一方百姓得以拯救,為後世萬代景仰的物件。)
羅雲初靜靜地聽完,其實她一直很疑惑,怎麼官府那麼輕易就開倉放糧了呢?要知道在她的認知裡,似乎一般都要等到災民暴亂或者死傷無數後朝廷才會重視的。現在就開倉放糧,似乎有點早了,許多人家多少還能維持一段時間的。此時聽了他們的議論,羅雲初心裡有點不安。
周墩遲這人,她是聽她小叔提過的。破廟被搶一事,宋銘承曾私下和他們提過。當時羅雲初聽了真皺眉,在她看來,周墩遲就一迂書生,讀書讀壞了腦子,完全不知變通的。這樣的人來折騰政務,日後莫要出什麼事才好。他們來到縣裡時,已經滿是人山人海。清河縣人口有一萬五左右,說大不大,說小不小。這麼多人湧進一個縣裡,當真是人擠人。
“小四小四,你在哪?”
“哎呀,我的碗呢,誰拿了我的碗?”
“慢點慢點,別擠我啊。”
就在眼前,一個拉著小孩的老人被青壯年推搡了一下,幸運扶住了牆壁這才沒摔倒。
羅雲初從二郎手臂處往外一看,便瞧見了這景象,她皺緊了眉頭,這也太沒秩序了!從一進了縣,二郎就將她護著,省得不長眼的人將她碰著了。
“別擠,自覺排隊,若不然誰也別想拿到一點糧食!”高臺上,一名大鬍子的差爺大聲吼道。
接著便有百來名差爺散開來維持著秩序,“這裡,排成一排,你,你,你,過來,排在他後面。”
過了兩刻鐘左右,所有的人才排成了隊,三十個木桶前整整齊齊排滿了人,羅家趙家也在其中。
“周大人,兩個糧倉都開還是隻開一個?”一個差爺頭頭來請求。
周墩遲只猶豫了一下,便道,“都開了吧。”這些糧食都是給災民準備的,遲早都要發到他們手上的,一次性發完罷,還省了麻煩。
那差爺聽了,眼裡笑意正濃,這下好了,家人也能多分到點糧食了。
一時之間,領到糧的人都眉開眼笑,大口給米兩鬥,六歲到十四歲減半,這可比以往多了一半啊。
遠在千里之外,徐天明拿著驛站快馬傳來的信件,氣得鬍子都抖了,“周墩遲,你個該死的,老子頭上的烏紗帽要被你折騰沒了!飯桶,周墩遲敢做這事,你們都不曉得阻止的嗎?我養你們這幫飯桶有什麼用!”
徐天明拽著信紙在屋內走來走去,氣憤不已。即便此刻自己趕回去也來不及了,這周墩遲是不是讀書讀傻了?真當自己是黃公在世了?
其實也難為徐天明瞭,他被任命知縣尚未滿兩個月,而且縣衙裡也沒個親信。哪及得上週墩遲這個土生土長的青河縣人,雖說他倆是幾乎是同時上任的,但若論在衙裡的人心,的確是比較偏向周墩遲一點的。而如今他又因家母病逝而回鄉操辦身後事。此刻即便知道開倉放糧不妥,也鞭長莫及。他此刻只希望周墩遲那廝的不要糟蹋完他糧倉裡的糧食,以便接下來應付更重大的災情。
他活了這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