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1 / 4)

在這種正確的理論基礎指導下,各地的治黃工作取得了很大進展。

透過退耕還林、綠化山川的植樹造林、保護植被的環保活動,雖說可以大大減少黃河的泥沙含量,但在乾旱的黃土高原上恢復植被,何其艱難!

有首民謠說:“春天栽樹秋收柴,來年開春再重來。”這裡邊既有責任心問題,也有自然環境問題。改變這種惡劣的自然環境,是個長期的治理過程。在這漫長的治理過程中,黃河河床仍在不斷抬高,懸河氾濫危在旦夕。

郭開從錢寧教授引發的科研成果中得到了很大的啟示,他那為之奮鬥的朔天運河從青藏高原引水濟黃,目的之一就是衝沙入海,變懸河為地下河。現將其可行性報告裡的一段話抄錄於下:

黃河下游河流挾含泥能力(衝淤)的臨界值在20—25公斤/立方米,每立方米水含沙低於20公斤則能沖刷,高於25公斤則淤積。

現在,黃河每立方米含沙37公斤,所以每年有4億噸泥沙淤積在鄭州以下的河道里,形成高於地面12米的懸河。它的入海量為324億立方米,朔天運河南水北調2006億立方米,足可保證黃河年均徑流量2500立方米/秒、年入海量680億至900億立方米,每立方米的含沙量將降到5公斤至10公斤以下,這就保證河道不再淤積,且使流水轉為沖刷、強沖刷。16年(如輔以大型挖泥船在河床攪拌,效率大增,8年即可)可使河床下降15米至20米,消滅了懸河。屆時,黃河鄭州到河口,將成為一條寬600米到1000米、水深10米到13米的平流河,可通航10萬噸級大船。黃河鄭州以下懸河消失之後,河水繼續沖刷河道,當河床低於地面16米到18米時,也就是從現在的海拔95米降到76米,比降小了,流速緩慢,沖刷也就停止了,形成不衝不淤的良性狀態。到此,真正根治了黃河。這樣的河槽宣洩能力高達4萬立方米/秒,萬年一遇的洪水也不會氾濫成災。

這樣的良性河道形成之後,又會產生許多利好效益。

現在黃河下游寬5公里至20公里,而未來的河槽寬不過1公里,省出了大量的河灘和洩洪區土地;

現在的懸河滲漏將地下水抬高,許多土地鹽鹼化。變成地下河槽後,這些鹽鹼地隨即變成了良田;

淤積河床的200億噸泥沙入海,加快填海造地進度。

僅上述三項附帶效益,就可得到2000萬畝良田。這對人口密集的黃河下游地區意義尤為重大。

最大的利益在於航運。現在的黃河口離10米深海線僅3公里,等到良性河槽形成之後,黃河口延伸到深海區,河口淤積就永遠停止了,黃河的造地功能也隨之結束。因為流沙一到深海區就被強大的海流捲走了,因此,無論在河道還是河口,都不會淤積。這就產生了一條深水航道,這條黃金水道可使10萬噸海輪直泊濟南、鄭州,萬噸輪通航西安,且上溯萬家寨,連通朔天運河,中原繁榮景象指日可待。

終結中華河禍史(7)

4

1972年以來,黃河出現了有史以來的新患:斷流。這種斷流與歷史上出現過的斷流有天壤之別。

據文字記載,歷史上的斷流大致有三種原因:

第一種是特大旱災造成乾旱期間的缺水斷流。這樣的斷流始於戰國時期,但乾旱期一過便隨之複流。

第二種是黃河決口改道而斷流。決口以下舊河道乾涸龜裂。

第三種是興河工程的臨時需要而攔水斷流。比如1960年花園口樞紐大壩斷流、1960年三門峽水庫建成蓄水,這種斷流是興旺發達的好兆頭。

1972年的黃河斷流,是吸乾母親乳汁的自然斷流。這年斷流,僅是黃河災難的剛剛開始。其後年年斷流,而且日趨惡化。

20世紀70年代,每年斷流不到14天,斷流河段平均242公里。

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後,平均每年斷流時間在102天左右,斷流長度達427公里。

最嚴重的是1997年,山東利津段全年斷流13次,共226天。斷流河段上延到開封附近,長達704公里,河口地區竟有295天無水入海。

1998年元旦的頭條新聞是個壞訊息:黃河斷流。這年斷流了14次,斷流天數137天。

有人提出,再這樣斷流下去,黃河將不再是世界第五大河,有可能蛻變為世界最大的內陸河!

黃河斷流成了中華民族的一大心病。

最感心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