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延命,使內疾不生,外患不入,雖久視不死,而舊身不改,苟有其道,無以為難也。’《抱朴子內篇·論仙》葛洪的這一段話,為道士們如此迷醉於修煉方術的生活行為提供了一個腳註,原來那種種修煉方術在他們看來均是成仙之術。所以,方術修煉便在道士們的日常生活中佔有了最重要的位置。可以說他們修道的目的就是以仙術致長生,而長生不死即為神仙,這與道士們的神仙信仰正相吻合。道士修煉服食丹藥以求長生,他認為,人可以長生,但要長生,必須服食不死之藥,那麼,這種不死之藥是什麼呢?其不可能是草木藥之類,因為草木藥本身易腐爛,在火中會化為灰燼。草木藥自身沒有堅固性、永恆性,移入人的身體中,自然不能使人長生不死。因此,必須發現一種堅固不朽、無變化的藥物,透過服用這種藥物,使其不朽性傳入人體中,服用者便可以長生不死,這種不朽的藥物,就是金丹。為此,無數遭士作出了非常執著甚至極其痴迷的努力,前仆後繼,遍作嘗試,確乎帶有幾分悲壯而復悲哀的意味。
從屋子裡走了出來,耳邊盡是白鬢道士嘰裡咕嚕的說話聲,可我一句都沒聽進去。出了大門口,一道刺眼的陽光晃入眼睛,猛的抬頭看去,發現自己正置身一座壯麗的古代宮城之中。周圍都是高大的城郭圍牆,方方正正,氣勢宏偉,一看就是唐朝古都長安的建築風格。
唐都長安是在隋都大興城的基礎上,擴建、修繕而成的,城郭呈長方形,東西約九千七百米,南北約八千六百米,周長近三十七公里,面積達八十四平方公里,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宏大的帝王都城。遙想千百年前威震世界的大唐帝國,其鬱郁乎都城風貌盡情顯露出一派大國風範,無怪乎時至今日,世界各國有華人聚居的地方還被稱之為“唐人街”。詩中提及,“千百家似圍棋書”,這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用來描繪這種獨特的佈局格式的詩句,它形象地概括了唐都長安城內的街坊佈局。
我不敢相信自己置身於古代帝城,正欲感嘆,忽然面前出現了一道美輪美奐的風景線。玉道當前,兩側水流曲折,風景如畫,大有三千流水出名月的恢弘氣勢,水流交匯處形成大小不一的芙蓉玉池,池中盪漾著葉葉扁舟,荷花,菖蒲,蘆葦,數不勝數的水生植物錯落有致,佈局精良,自然風光巧奪天工,數目繁多的亭樓殿閣隱現於花木之中,宮苑壯麗,迴廊數百間,龍池為中心,圍有多組院落,院落中有假山,有湖池,渠流連環,大有寒熱不侵此地之相,簡直是人間水上天堂。
我只覺得眼睛不夠使喚,生怕錯過了什麼,白鬢道士見狀奇聲問道:“道兄,你這是為何?這皇宮你已住下月餘,難道還如此新鮮?”
我心中大罵,誰說老子住在這裡月餘,明明是剛來的嘛!第一次見到這麼壯闊的宮殿奇景,如果跟沒事人似得那我豈不成傻子了?心裡這麼想,嘴上卻不能這麼說,清了清嗓子:“你懂什麼,好東西總是看不夠的,就像美女一樣,看了還想看。”此言一出,我有些後悔,心說自己還不知道自己現在這副皮囊的性格,如果是沉默寡言,那麼我剛剛的語氣會不會讓人覺得很奇怪?更何況我是一個修行之人,怎能張口閉口就是美女呢?不過令人意外的是,白鬢道士仰天大笑:“道兄,縱使你生了如此怪病,忘了之前諸多事情,不過這不拘小節,風流倜儻之意,到一點都沒有改變啊!”
我長出了一口氣,看在性格方面,我並不需刻意的改變,言語上也不用注意太多,如果說錯了話,索性就拿這個健忘的老毛病來說事兒。
兩人邁步前走,忽見一群宮女從遠處嬉戲而來,粗略計算大概有二十多人,這些宮女步履輕盈,飄飄忽忽,不知道是我眼花還是這裡的空氣過於清晰透明。每個宮女手裡都拿著手帕和綵帶,好不熱鬧,看起來好像是要參加什麼活動。
我的注意力越發的被吸引了過去。之前只聽說過唐朝女子以胖為美,卻從不知道這些所謂的‘胖’實際上卻是指的豐滿之意,這些宮女不僅身材曼妙,而且衣著並不保守,甚至比現代人還要開放,極好的突出了女人最優美的部位,令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
宮女們從我倆身邊走過,全都扭過頭來打量我們,白鬢道士頭也不抬,自顧自的朝前走,不知道是害羞還是對這一切不感興趣,我則覺得兩隻眼睛都不夠用,感嘆世間竟會有如此妖豔的美女。
這些宮女也不避諱,見我盯著他們看,相互之間竊竊私語,不知道說些什麼,隨即爆發出一陣陣銀鈴般的笑聲。不經意間,我發現其中一個宮女的眼神十分特別,妝容服飾跟其他人也有微小差別,額頭碧珠纏發,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