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還是給過漢人機會的。
契丹建國之前,是由八個遊牧部落組成的部落聯盟,聯盟首領“可汗”需要三年一次,八部輪流推選。
後來耶律阿保機當了“可汗”後,由於雄才大略,就連任三屆。
一些漢人就給他出主意,發動政變,將“可汗”變成皇帝。
其妻子述律平非常有手段,是個呂后式的人物,也幫他掃平了其他七部的貴族首領勢力,讓他當穩了皇帝。
所以,耶律阿保機能夠建立契丹國,漢人和述律平功勞最大。
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漢人讓他當上了皇帝,卻引發了契丹國內漢人和契丹人兩股勢力的矛盾。
這種矛盾貫穿契丹(遼國)始終,契丹一直沒有解決,只能分而治之。
而述律平則因為偏愛幼子,造成契丹皇位傳承的嚴重問題。
947年,其次子耶律德光死後,長子耶律倍的兒子耶律阮即位。
但才當了三年皇帝,就被耶律德光長子耶律璟取代。
耶律璟當上皇帝后,不但自己的弟弟,耶律阮的弟弟,還有其叔叔耶律李胡的兒子都覬覦皇位,在位期間,叛亂不斷。
也就是說,因為述律平偏愛幼子,破壞嫡長子傳承製度的做法,導致耶律阿保機的三個兒子,還有其子孫都捲入皇位爭奪的漩渦中。
而耶律璟是歷史上著名的“睡王”,愛打獵,愛遊玩,愛喝酒,愛殺人。
其在位17年中,契丹一直比較紛亂,國力也下降很多。
其實這是契丹由一個純粹的遊牧民族過渡為封建帝國的陣痛期,矛盾高發期。
所以,歷史上,954年,柴榮挫敗了北漢和契丹聯軍。
959年,又收復了四州三關。可惜正要攻打幽州時卻突然病重,不得不退兵。
而後,趙匡胤篡位,在統一南北的問題上採取了先南後北的策略,結果喪失了良機。
等他平定南方之後,再回頭想統一北方時,遼已經不再是原來穆宗時的弱勢了,反而對宋構成了威脅。
因為那時,契丹皇位重新回到耶律倍一系,耶律倍一系漢化較深,比較認同漢族文明。
其後,在遼景宗和遼聖宗父子的治理下,契丹(遼國)進入強盛時期。
而中原的宋朝,自從宋太祖死後,武力上就一代不如一代,此後再也沒有希望收復燕雲。
第62章 真正危機
段宇鍾就這樣將自己的思緒不斷髮散,漸漸物我兩忘,將自己的神魂融入到昊天元氣海中,感受著這片蒼茫大地的龍脈氣運。
驀地,段宇鐘的神魂之中,一條西起崑崙山,經秦嶺、太行山、燕山,最後深入海中的巨大龍脈突然“活”了過來。
這條原本因為燕雲十六州的分割而被截斷一大截的虛弱龍脈,如今彷彿是突然醫治好了創傷,整個龍脈又重新連在一起,龍氣執行暢通無阻。
然後,段宇鐘體內的傳國璽法寶突然自動飛出來,化為一座山一般的大印落入前面的渤海邊上,恰好是後來的山海關位置。
然後傳國璽法寶就好像變成了龍頭一般,不斷吞吐龍氣、靈氣。
與此同時,天上的日月星三光都有實質一般的光柱降下,再一次出現了白日星辰現的奇觀。
尤其是紫微帝星光芒大盛。而在整條龍脈上,乃至整個大宋,整個華夏,龍脈氣運大盛,全都隨著傳國璽法寶吞吐交流。
此時,在整個大宋疆域上空,還有大宋皇宮上空,都各有一條五爪金龍飛上天空,夭矯盤旋。
南方其他割據政權的龍脈也都活了起來,似乎都想融入華夏主龍脈中。
原來,此時,正是燕雲十六州正式融入大宋的時候。
就在今天,郭威的旨意剛剛下達。在聖旨中。郭威嘉獎了柴榮、趙匡胤、李重進等將領。
在燕雲十六州設定成幽州、雲州(大同)兩府,以趙匡胤為燕雲兩府總督。
並正式冊封了各州官員和當地漢人代表,給當地減免稅,給當地民眾發放糧食、食鹽、布匹。
這些旨意一下達,就引起民眾一片謝恩和萬歲的聲音。它標誌著燕雲十六州正式融入大宋,所以在昊天元氣海中,大宋龍脈也發生變化。
就這樣,傳國璽法寶吞吐龍脈氣運三天三夜,段宇鍾也複製吸收了上千萬點龍氣。
然而,突然一道訊息傳來,段宇鐘不得不結束傳國璽法寶對大宋龍脈的進一步梳理和補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