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氣運的一次狂歡盛宴。
明瞭這一點,作為這次封禪大戲的主要組織策劃者,栽種“果樹”的人,在“果實”成熟的時候,自然有資格摘取最大最好的“果子”。
而以段宇鍾、時空道尊、昊天上帝三“人”的實力,也有能力摘取這些“果子”。
而且,本來歷史上,每次封禪泰山,得利最大的都是昊天上帝、后土娘娘和泰山神。
之後才輪到其他鬼神和道教教派氣運。而現在,段宇鍾他們三“人”強勢出場,其他“人”自然無法爭鋒。
所以,段宇鍾很快讓昊天上帝、時空道尊以及自己的神魂神霄道君在虛空中正位,接受趙恆君臣的朝拜祭祀。
雖然之前段宇鍾三“人”也可以透過傳國璽法寶複製吸收大宋氣運,但這與趙恆以皇帝至尊主動賦予的性質不同。
趙恆以人皇至尊封賜的氣運更加濃厚,更加精純,還有萬民的精純信仰之力。
於是,11月4日開始,隨著趙恆君臣的朝拜祭祀,在神靈、修士眼中,大宋的氣運和龍氣如同大漠之上筆直的狼煙,如同神龍一般通天的氣柱不斷升入天空,源源不斷地被段宇鍾他們吸收。
與此同時,神州大地的地脈靈氣也不斷向泰山匯聚,並且源源不斷地被傳國璽法寶和法寶中的山河社稷圖吸收。
就連泰山下面的陰間,其中的鬼魂、陰氣也沿著泰山下面的一處凡界進入陰間的入口通道,源源不斷地湧入傳國璽法寶空間中。
只不過,與以往的封禪不同的是,段宇鍾因為擁有混沌元氣,吸收多少龍氣、氣運、地脈靈氣,就會複製轉化多少。。
到最後,大宋的氣運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長了一倍以上。而且,段宇鍾及傳國璽法寶以泰山為樞紐,溝通五嶽四瀆,以及其它各大名山大川。
並溝通天上日月星辰,不停地將混沌元氣轉化為地脈靈氣。
段宇鍾這個人從不吃獨食,這次,他同樣聯合了佛教和道教,尤其是更擅長控制日月星辰,也更擅長轉化各種元氣的道教天庭。
所以,這次封禪,對於大宋君臣子民來說是一次盛會,對於天上的神仙來說,也同樣是一次巨大盛宴。
於是,彷彿是呼應趙恆君臣的封禪祭祀一樣,這幾天,泰山周邊,乃至整個大宋朝疆域內,日月星光大盛,天空不時飄灑靈雨。
全國各地,嚴冬開花,枯木逢春、竭水湧泉的異象不勝列舉。卻是太上的諸天星斗,九曜元辰的星君,地上五嶽四瀆、各大名山大川的山神土地、水神也跟著全力轉化混沌元氣。
並且幫助趙宋化解煞氣,調理風水,重新安排鬼神。真正達到了封禪的目的。
第90章 修煉再次突飛猛進
在所有的神靈中,收穫最大的是泰山神,因為自此之後,他才被稱為東嶽大帝,才有了大帝身份。泰山女神碧霞元君也從此為人所熟知。
後來沒有哪個朝代在封禪泰山,可能也是因為泰山神被封為東嶽大帝耗費了太多氣運,但作用又不大。
而且泰山神在宋朝已經被封為帝君了,後來的朝廷封無可封。
此外,東嶽大帝的兩種主要職能,一者溝通上天,但儒教興起後,在京城郊祀祭天也可以。所以秦漢以後,帝王封禪們,更多是誇功的政治需要。
二者掌管地獄,可是東嶽大帝從屬於道教,而道教又比不過佛教,所以到了明朝之後,人們只知道掌管地府的是地藏菩薩、十殿閻羅。
至於豐都大帝、東嶽大帝等原本道教掌控地府的神祇,只是散見於傳說和道教典籍,民間少有人信仰,就算是信仰東嶽大帝,也是作為山神來信仰的。
至於道教創立的太乙救苦天尊神祇,更是除了道君記載意外,連民間傳說,信仰香火都幾乎沒有。
所以東嶽大帝這種掌管地府的只能很少,甚至就連泰山作為陰間入口和陰間代名詞的地位,後來也被北邙山取代了。
無怪乎宋真宗之後就再也沒有誰封禪泰山了。
此外,相對於那些大神,各地的山神、土地、河神、水神得到的好處更大。
要知道,神仙可不是都像《西遊記》中的那些大神、大仙那樣自在逍遙,平時在自己的洞府、宮殿中逍遙自在,還能參加一年一度的蟠桃會。
就算是在《西遊記》中,也只有那些陽神以上,地仙以上有實在形體的神仙,才能夠參與蟠桃宴。
否則很多小神只是靈體,只能承受香火,就算去了蟠桃會,也根本不能吃喝進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