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漢朝摘了秦朝的桃子,唐朝摘了隋朝的桃子一樣。
所不同的是漢唐兩代在秦隋的基礎上又有很大的發展和開拓,而宋朝除了經濟文化尚有可觀之處外,
卻沒有大的開拓和發展,最後還將整個華夏都葬送給蠻夷異族。
也許趙匡義不要那麼急於弒兄奪位,讓死時才五十歲的身體很強壯的趙匡胤再幹幾年,說不定就能收復燕雲,改變歷史了。
另外,建造交易平臺的事情,段宇鍾提出這個設想,自有時空道尊和昊天上帝去完成。
建成後的交易平臺其實就在時空寶鏡的小千世界中,只是在後唐五代時空的天龍觀裡留下一個傳送埠。
僅僅過了現實中的半天時間,後唐五代時空的兩個月,這個交易平臺就建成了,它可以一次吞吐千萬噸級的貨物,建成後,這個交易平臺還可以輻射五代十國的其他政權還有周邊藩屬國。
使開封因為成為跨時空貿易中心而更加繁華。
交易平臺建成後,跨時空貿易額就飛速增長,後唐五代時空的絲綢、瓷器、茶葉、玉器、金銀銅器、漆器、傢俱、筆墨紙硯等工業品;
書法繪畫、雕刻等文化產品在現代時空都大受歡迎。
還有木材、煤炭、鐵礦石、鳥糞石、藥材、以及其它動植物資源也是現代時空渴求的。
而現代時空華國世界工廠生產的幾乎一切產品,也都可以在後唐五代時空找到銷路。
在後唐五代時空,段宇鐘有一個強大的帝國,在現代,段宇鍾也與一條正在騰飛的東方巨龍合作,因而可以調動很多資源。
而兩個時空的互補性又很強。
所以,這種跨時空的貿易額不斷擴大,很快超越了絲綢之路的貿易量,之後,時空道尊還又設定了幾個交易平臺。
只要交易平臺落到哪裡,就能造就哪裡成為一個繁華大城市。
所以後來段宇鍾為了引導大宋開拓海外,就將一些交易平臺放到灣島,琉球,呂宋這些地方。
第55章 佛教的反應
而且,這次穿越之後,段宇鐘相當於獲得了一個自己私有的時空。
有了一個時空的資源,時空寶鏡和時空道尊開發轉化混沌元氣的速度也大大加快。
如此一來,小千世界的面積也不斷擴張,基本現實世界中的每一天時間,都能增加100平方公里左右。
時空道尊決定引進人口,以開發小千世界,所以還在天龍觀中設定了飛昇臺。
凡是修煉到先天境界的,還有品德高尚的,為國為民做出過傑出貢獻的,乃至對科技發明有貢獻的,都可以被時空寶鏡接引飛昇。
這些飛昇來的修士、凡人在充實小千世界的同時,也順便宣傳了道教信仰。
當人們真真切切地看到有人飛昇,其衝擊力不亞於親眼看到神靈下凡附體劉承佑。
所以,段宇鍾這次穿越,在實現了自己當皇帝、檢閱三軍、改變歷史等夢想後。
還幫助儒教實現了真正的禪讓理想,幫道教實現了飛昇成仙的理想。
一時之間,這個時空,大宋朝治下,儒教和道教的氣運都大漲。
唯有佛教,雖然沒有收到段宇鍾和大宋朝的直接刻意的打擊,但也是氣運大跌。
因為三教競爭的格局中,儒教、道教高歌猛進,佛教原地踏步,本身就相對退步了,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而且,段宇鍾以神霄道君的身份賜下凡人米山、面山、鐵山、銅山、布山收買百姓的行為。
讓很多原本虔誠信仰佛教的百姓也在強烈的對比之下,對佛教產生了疑問乃至懷疑。
因為佛教在這一時期,經過五代亂世的發展,不但沒有衰弱,而且還聚斂了很多財富和田產。
佛教因為人們害怕神靈,所以大部分時候,各種紛亂的勢力都不會去惹佛教。
加上佛教在五代亂世中,也養了很多練武的僧兵,因此,佛教寺廟成為亂世中百姓避禍的地方。
歷史上,發展到這個時候,佛教又一次佔據了朝廷的十分之一以上的人口、田地、財富。
所以才有後來的周世宗滅佛。而現在這個被段宇鍾改變了的時空,因為這些年的聚斂,佛教的貪婪在道教的對比下顯露無疑。
俗話說,“人爭一口氣,佛爭一處香”,就連傳說中的聖人,也要為了自己的教派氣運,發動了封神之戰。
因此,當佛教感覺自己氣運開始衰減時,差不多就在段宇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