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激太子,會為太子效死力了。
其實武皇后的這些人,不乏投機取巧之輩,但更多的還是不得已而為之,武皇后想要掌控朝局,不依附於她便難以生存。
為了生存,誰沒有做過一兩件違心的事情?
這些官員可以說是經過了層層賽選才走到了朝堂上的,他們也許都會有一兩個小毛病,但又不可否認,他們都是有些才幹和能力的,太子登基之後,一些國家大事缺他們不得。
唐舟並非嗜殺之人,除了極個別罪大惡極的,剩下的這些人他還是要留給李弘來治理國家的。
這些官員從唐侯府出來之後,很快便明白了唐舟的意思,所以一群人一商量,找了個時間就進宮了。
李治的寢宮終於暖和了一些,只是他的病仍舊不見好轉,群臣求見,這讓李治有點奇怪,不過還是讓這些大臣進來了。
“聖上……”
李治掃了一眼,見朝中大員基本上都在,文臣武將也都有,他越發奇怪了,問道:“諸位愛卿進宮求見,可是有什麼事情?”
一名武將急性子,見其他人都不好意思開口,他便站出來道:“聖上,如今天下已定,但您的身體卻這個樣子,朝堂之上,不能沒有人做主啊。”
李治眉頭微凝,隱隱聽出了一點不對。
這個時候,另外一名武將又站了出來:“如今太子對國家大事已經有所熟悉,末將覺得,太子可以獨當一面了。”
“聖上,太子的確有這個能力了……”
“是啊,太子不錯……”
眾人嘀嘀咕咕的說著,李治凝眉,掙扎,可是許久之後都沒能掙扎起來,他半起的身子撲通又落了下來。
緊接著,就是一聲長長的嘆息。
他很不喜歡這種被人逼迫的感覺,可他又氣自己的身子不中用,如今連憤怒都無法憤怒,他還有什麼選擇?
許久之後,李治擺了擺手:“朕身體不行了,無法處理國家大事,也是時候傳位給太子了,把唐舟給朕叫來吧。”
李治別無選擇,不過他要見一見唐舟。
得到宣召之後,唐舟冒著嚴寒進了宮。
“聖上,您找微臣?”
李治看了一眼唐舟,道:“天冷,唐愛卿靠著暖爐坐吧。”
唐舟應下,這個時候,李治繼續說道:“朕身體越來越差,是沒有精力處理朝中大事了,朕欲退位,讓太子登基,只是太子年幼,遇大事怕不知如何處理,朕欲封愛卿為上柱國,扶持太子治理朝堂,不知愛卿意下如何?”
上柱國,那可是十分高的位置了,簡直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這個官職,朝堂輕易不封的,唐舟聽完之後,卻是並無所動。
“聖上,太子不小了,應該能夠處理事情,再者,朝中那麼多群臣,都會協助他的,臣也累了,準備出海,所以聖上的寄託,臣怕是無能為力。”
“唐愛卿,這個大唐需要你。”
唐舟搖搖頭:“不,這個大唐需要的不是微臣,而是萬千百姓,太子仁厚,愛民,這就夠了。”
寢宮突然安靜了下來,李治躺在床上久久沒有開口,甚至還有些疲累,唐舟見此,起身行禮,轉身退去。
唐舟走了,寢宮越發安靜了,安靜的只能聽到火爐裡炭火的啪啪聲。
開春之後,太子李弘登基,朝中一掃之前的汙穢,一時間,賢臣勇將雲集,整個大唐,向著一個更加輝煌的時代邁進。
不管是誰,都看得出來,大唐比之以前更有盼頭了。
而就在這個時候,唐舟卻是告別眾人,離開了長安城。
他知道,雖然如今的大唐一片欣欣向榮,但國家的治理,總會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哪怕是再太平的盛世,也會有各種各樣的麻煩。
不過他是不用再為這些麻煩擔心了,有些事情,總要放手的,大唐江山的治理,也應該交給其他人才行。
他對這些人是有信心的。
任何事情都講究一個傳承,他不可能說一直管下去,只有傳承,這個大唐才可能長治久安。
他已經為李弘安排了不少能臣武將,這些都是他早些年挖掘出來為李弘準備的,有他們在,李弘的江山必定十分穩固。
當然,除此之外,他還給李弘留下了一個更加寶貴的東西,那便是他唐侯府書房裡的書。
這些書十分豐富,涉及到了各行各業,只要李弘耐心看下去,他會從這些書裡發現很多治國之道,以及一些可以說是超越了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