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終於嚐到了作為君主的甜頭。
上朝之後,李治與群臣討論事情,而就在事情討論的差不多的時候,許敬宗站了出來。
本來,唐皇宮被燒一事,許敬宗被懲罰的很嚴重,不過後來因為舉報長孫無忌有功,就又給提拔了上來,所以許敬宗現在仍舊有入朝的資格。
許敬宗站出來後,道:“聖上,臣有本奏。”
見許敬宗有事要說,李治道:“許愛卿有什麼事?”
許敬宗道:“聖上,自從王皇后被廢之後,大唐已經多年沒有皇后了,後宮不可一日無後,更何況這麼多年乎?如今朝局安定,聖上又以泰山封禪,臣覺得聖上是時候選一個皇后,作為我大唐女子的楷模了。”
皇后,不僅僅是管理後宮那麼簡單,她還要作為大唐女子的楷模,是大唐女子學習的物件,很多大唐女子有關的事情,皇宮都是有職責過問的。
如今大唐許久未曾有皇后,這些事情怕也荒廢了很久了。
許敬宗這話說完,朝中不少人也都立馬站了出來表態。
“聖上,許大人言之有理,大唐已經經歷三世,進入了一個更加輝煌的時代,可是後宮卻遲遲無後,實在不是一個好想象啊。”
“是啊聖上,似這般後宮無後者,在歷朝歷代都是不多見的,為我大唐穩定計,請聖上早日立後。”
“臣等請聖上早日立後。”
“臣等請聖上早日立後。”
“………………”
群臣一個接著一個的說著,李治也覺得這些大臣說的有理,雖說他不覺得有沒有皇后對自己的統治有什麼區別,但是後宮沒有皇后,終歸來說是不好聽的。
而且,有了皇后,後宮的事情她也就不用太過擔心了。
想了想後,李治點點頭:“諸位愛卿言之有理,那諸位愛卿覺得,後宮之中,那位妃嬪可為皇后啊?”
“聖上,為皇后者,須得德才兼備才行,如今後宮之中,只武昭儀附和這個條件,臣請聖上立武昭儀為後。”
“臣也請聖上立武昭儀為後。”
“臣附議。”
“臣也附議……”
後宮之中,李治的妃子其實還是有幾個的,不過武昭儀手段高明,這些妃子在後宮的存在感很低,她們的存在,也只是為了幫李治解決一些生理上的需求罷了,其他的根本就沒有什麼用。
甚至,武昭儀用了不少手段防止他們為李治誕下龍子龍女,所以如今除了李治之前的皇子和武昭儀的孩子外,其他妃嬪基本上都沒能為李治生下一兒半女。
對於此事,自然有人不滿,可奈何武昭儀手段高明,說了也沒用。
推薦武昭儀為後的人很多,李治對於此也沒有什麼意見,他自然知道武昭儀是有一定的野心的,不過他也知道武昭儀的才能,有武昭儀為後,這後宮才能夠穩定,不然若是讓其他妃嬪為後,這武昭儀若是鬧起來,後宮只怕又不安定了。
而且李治很清楚,如今朝中這麼多大臣都推薦武昭儀,他若反對,這朝中大臣的一關怕也不好過。
更何況,李治心裡也是十分中意武昭儀的,不過就在李治準備同意群臣意見的時候,突然有一名官員站了出來。
“聖上,武媚娘不過是一個小小的昭儀,連妃嬪都不是,如何能夠稱後?”
站出來的官員年紀不大,也就三十幾歲吧,叫趙非,是一名言官,他倒也不是說屬於那一派的,他就是純粹看不慣讓武昭儀稱後,畢竟武昭儀只是一個昭儀,昭儀連妃嬪都不是,稱後越級太多,實在不妥。
趙非站出來後,許敬宗也不客氣,立馬站出來反駁道:“武昭儀雖然不是妃子,但她的皇子李弘卻已經封王,母憑子貴,武昭儀何以不能稱後?”
“就是,武昭儀的皇子已經封王,她當然是有資格稱後的。”
“沒錯,沒錯。”
朝中不少人對趙非發起了攻擊,面對這些人的攻擊,趙非卻只是呵呵一笑,道:“武昭儀就是不能封后,既然你們覺得昭儀這個理由不行,那我就再說一個,武昭儀本是先皇才人,本應隨先皇陪葬,聖上念其有子,這才將其接入皇宮,封一個昭儀已經很看得起他了,如今竟然還好封后,這讓先皇泉下得知,該如何不安?讓天下百姓得知,又該如何取笑我皇室關係?”
趙非已經很剋制了,不過哪怕如此,他說出來的話仍舊有著一股打臉的感覺,他說的不算特別直接,但誰都明白,李治跟先皇的女人生了孩子,封他為昭儀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