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業精神可嘉。比賽結束前4秒,騎士還組織了一次像樣的戰術,讓人感受到正規比賽的味道。CBA熱身賽就大不相同,比賽打得稀里嘩啦不說,球員的狀態也讓人打不起精神。
但願與魔術交手的“中國明星”們能夠讓人感受到一些來自中國的力量。
我們的球員要去人家那裡打球,人家卻將球隊搬到咱的家裡來賺錢,一想這裡心裡就頗不是滋味。啥時候CBA也弄個“美國行”?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火箭,軟蛋
他們球風偏軟。
麥迪難當重任。
姚明實在太慢。
范甘迪絕對平庸。
火箭的角色球員太臭……
大家都看出來了,說得沒錯,這就是失敗者。那場面令人痛心疾首。
布澤爾繼承了爵士的優良傳統,那一刻,奧庫身上馬龍的靈魂附體。就是“漁民”費舍爾,他的經驗也遠超阿爾斯通。在最關鍵的時候,沉悶了許久的AK47也突然發出一次精準的遠端點射。
休斯頓火箭轟然倒下,那個像中國廣州一樣的悶熱城市,范甘迪所依賴的主場優勢失去了效力。
一支球隊,可以有這樣或那樣漂亮的資料,但這還不夠。誰想成為季後賽的強者,必須有足夠高的效率——“速度+準確”。這一點,火箭做不到,但爵士做到了。剛剛創造“黑八奇蹟”的勇士,也是高效率的典型。
儘管姚明已經儘量讓自己的腳步變得更快,但他的動作速度實在難以再提高了。有人指責他投籃選擇後仰出手,姚明的教練不是傻瓜,如果讓他採取轉身前傾上籃的話,防守隊員造姚明的撞人犯規並不麻煩。
姚明是選擇後仰投籃不進,還是選擇轉身撞人犯規?
姚麥之外,必須有第三核心隊員。巴蒂爾球風同樣太軟。
另外,范甘迪老師必須得研究一些技術細節了,爵士很好地限制了姚麥,而火箭卻拿布澤爾、奧庫和威廉姆斯毫無辦法。火箭的實力與爵士不相上下,而范甘迪與傑裡·斯隆的差距可是不小。
姚明27歲,麥迪28歲,也許你們還有機會。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寧願看他們輸
儘管有外援的“摻和”,“中韓明星對抗”也是“中韓對抗”,更具體一點來說,這是中韓兩國籃球聯賽之間的對比和較量。
這一次,中國明星們居然主場輸了,而且是有王治郅在場的情況下。
本場比賽的裁判成為了“焦點”,兩國裁判共同執法,結果導致判罰尺度上難以統一,“吹”得越來越嚴厲,上演了一幕中韓裁判之間的“對抗”。
且不論雙方的判罰是否“有偏有向”,不同的聯賽對比賽規則的理解也有出入,而裁判則是影響比賽的主要因素之一。看男籃世錦賽,預賽階段裁判的判罰相當令人頭疼,來自各個國家的裁判都帶有各自的風格,直到進入決賽階段,才相對統一起來。
昨晚的比賽,球員一出現犯規動作,裁判就立即吹停比賽,大大影響了觀賞性。然而,若中韓籃球聯賽之間進行全方位對比的話,裁判的判罰肯定是重要內容。將兩個聯賽的判罰尺度對比一下,韓國人的判罰似乎更嚴厲了一些。
由於這個因素,無形中導致“中韓裁判對抗”影響了比賽的正常進行,但應說明的是——裁判是正確的,就看誰更適應這種判罰。
我們應看到,韓國聯賽的外援水平要高於中方的,畢竟人家給的薪水高。此外,韓國球員的速度和投籃準確性發揮都不錯,這依舊值得中國球員們學習。
中國隊昨日並沒有對破壞對手的盯人防守,自身的進攻也很不流暢,而韓國隊則有效地利用了戰術,施展了個人能力,使比分一直領先中國隊。
中國明星們最致命的,恐怕還是他們一貫的輕敵與傲慢。從這個角度上講,輸球更有意義——中國聯賽的水平的確不算高,沒什麼值得驕傲的。
中國籃球在亞洲一直保持著可笑的“孤獨”與“寂寞”,但事實上,我們並沒有做得足夠好,一支國家隊的強大與勝利,並不能聯賽的普遍水準和質量等同起來。
寧願看他們去輸。
魔鬼變種
儘管“姚蜜”和“姚黑”們為姚明大打口水仗,但大夥兒也對NBA“審美疲勞”,用黃宏當年在小品裡的一句話評價說——“都他媽麻木了!”
“甜瓜”、“土豆”之類不鬧點亂子出來,這世界便沉寂得要死。
NBA尚且如此,何況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