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炒這些保單,CDS 的名義價值炒到了62萬億美元,相當於全球GDP 的總和。
上一次發生類似的瘋狂是1989年,日本經濟在泡沫的最高點,東京市中心的一座五星級酒店叫帝國花園,它的價值超過了美國加利福尼亞全州的地產價值,日本最後的崩潰一定在所難免。
所以,此次次貸危機是一個全社會集體參與、集體狂歡,一旦過了臨界點之後,最後必定集體崩潰的過程。投行欣然地參與,賺得缽滿盆滿,最後雷曼賬上的次貸產品的價格一瞬間跌去90%,而它的資金槓桿率是30倍,據說表外的槓桿率是200倍,百年老店一瞬間灰飛煙滅;商業銀行是次貸之父,把次貸賣給了投資銀行,但看到投資銀行用次貸製造出來的絢麗多彩的證券化產品天天上漲,終於守不住晚節一頭衝進去買了,最後死於次貸;20世紀70年代,評級公司還小得可憐,穆迪一共才七八個人,伴隨著資產證券化產品的擴張,穆迪迅速實現了擴張。
到了2005年,美國的評論家說“世界上有兩個超級大國,一個叫美國,一個叫穆迪。美國這個超級大國還不太好使,因為還有其他4個常任理事國的掣肘,而穆迪則是可以指哪兒打哪兒,它給誰降級誰都受不了”。現在,穆迪的員工在法庭上接受審判時承認,2008年的這個時候,他們可以把“任何一頭母牛”評為3A 級的證券,而且,只需要一個上午就可以把所要的資料準備好。這已經完全是指鹿為馬了。當然,還有美聯儲提供了過度的流動性,監管機構的翫忽職守等多種因素共同的作用等。
次貸危機的結果是,所有的一切事與願違,危機的前後,世界倒了一個個兒:“居者有其屋”的夢想帶來了千百萬人的流離失所;過去幾十年一直是美國經濟引擎的華爾街,把全球經濟帶到了停滯的邊緣;曾是美國最重要國際競爭力的金融創新,變成了大規模金融殺傷性武器。
。 想看書來
人性之弱
第三個關鍵詞是“人性之弱”。所有金融危機的產生都來源於人性之弱。人性之弱最大的有兩個,就是恐懼和貪婪,貪婪導致了泡沫的產生,恐懼導致了崩盤的產生。怎麼去把握這個平衡是非常微妙的。
我們可以看到在這次次貸危機中美國出了一個很重要的事件,就是麥道夫事件。美國人現在開玩笑說,2008年,美國出了兩大名人,第一名是奧巴馬,第二名就是麥道夫。麥道夫事件給我們的啟示不在於他一個人赤手空拳就騙了700億美元,也不是說他用的是最簡單的騙術,而是他所有的投資者都是大投資者。我們證監會為什麼要存在,因為要保護中小投資者,因為中小投資者是“unsophisticated investors”,即不夠成熟的投資者,而麥道夫的投資者是誰呢?瑞士銀行、國際奧委會的基金會等,這些大投資者,這樣的金融機構竟然會相信有一個基金能夠每個月回報1%,每年回報10%,長達20年,怎麼解釋呢?只能是利令智昏了。更加令人震驚的是,據說他的一些投資者承認,當初之所以願意把錢投給麥道夫,是因為他們相信麥道夫能夠從事內幕交易。而我們知道,內幕交易在美國金融市場上是非常嚴重的犯罪,最近兩次因為內幕交易獲罪的是安然和世通的董事長,他們分別被判了24年和25年。而現在,麥道夫面臨的刑期是150年,而他今年已經70歲了,沒希望出來了。
為什麼這種集體參與的社會事件那麼難於自我糾偏呢?2008年11月,我去華爾街訪問,我把一些從事CDO、CDS 產品交易的中國人請過來一起聊,我問過他們,一個不到2萬億美元的次級債券市場,為它擔保的市場CDS 規模達了62~68萬億美元,你們沒有覺得很危險嗎?高盛的一個交易員跟我說,他2008年2月的時候就覺得不行了,就出來了,但是3月又回去了,為什麼呢?因為其他人都在裡面。所以我們說,這種事情有一點像帶火的列車下山,只有撞在南牆上才能夠停下來。
海面下的三座冰山(1)
次貸危機是不是一個偶然事件?金融危機剛發生時,有一個記者問我怎麼看,我說華爾街在過去的十幾年中,悄悄地發生了一些重要的變化,使之走上了不歸之路,次貸危機實際上是偶然當中的必然。我把它稱為海面下的三座冰山,而次貸只是海面上的一塊浮冰。
第一座冰山我把它稱為“投行模式激進轉型”。投行是做什麼的?傳統的投行是提供服務,收取佣金,最典型的是IPO。比如說福特搞了50年,高盛來了,說我幫你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