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想。”
少務很突兀地說了一句:“帝堯須退位了!”
他的腦筋轉得還真快,而且站在巴君的角度,想法也和他人不同,換一個人是不會從虎娃的話中立刻就得出這個結論的。
虎娃有些黯然道:“堯並非昏聵天子,更可稱一代賢君,只是如今形勢,他已力不從心。若新君尚不如帝堯,那麼可預見中華各部分崩、萬民久受苦難。若能凝聚各部君首、號召萬民效命、平息天下隱患,此等人才實在太難得。”
少務:“幸有重華。”
虎娃又長嘆道:“是啊,如今尚有重華,確是中華之幸。不談私交,他做的有些事情,我並不贊同,但也要承認這一點。就像師兄你曾做的某些事,若換做我也是不會那麼辦的,但也不得不承認,有你是巴原之幸。”
少務自嘲道:“我畢竟不是師弟您,世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種人,或相類相近,難道我還能成仙嗎?”
見虎娃不語,少務又問道:“那麼巴原怎麼辦?”
虎娃剛才提到了改造天下山川地貌,那是難以想象的浩大工程。在彭山和丈人山之間築一道四十里長堤,就已經集合了巴**民之力,何況是這種事情?必須要有人集合天下各部民眾之力,付出長期的艱難努力,才可能見到成效。
虎娃說帝堯已力不從心,少務對此是深有感觸。比如少務之父後廩亦是一代賢君,享國四十餘年,給少務打下了非常好的根基。但讓後廩本人去一統巴原試試!他亦是力不從心。
在帝堯時期,中華不斷開拓,到了帝堯晚年,所屬各部的數量、人口、分佈的地域,已遠遠超出了帝堯執政的初期。這既是帝堯一世賢明的成就,同時也意味著局面越來越難控制,天下的衝突與隱患也越來越多。如今再加上這場大洪水,已到了非除弊革新不可的時候。
可惜的是,並非任何願望都能實現、每個難關都能過去,假如這一關過不去,那可不是帝堯一個人的事情,虎娃已經預見了後果。如今天下各部寄望於重華,重華也確實有這樣的才幹,目前需要考慮的就是怎樣重新凝聚萬民之心,或許有成功扭轉局面的希望。
天地無私,洪水無情,不會因為重華或丹朱而改變,但不同的人可以做到不同的事情,虎娃和少務都看到了這一點。可是就算重華有這麼大本事,能成功登上天子大位並用種種手段重新凝聚各部萬民,但也解決不了巴原的問題。
歸根結底,還是巴原的地勢以及位置都太特殊了。它就是一片蠻荒群山圍繞的盆地,若說疏浚誰道,往哪裡疏啊?若僅是拍腦門突發奇想,或可避開巫雲山脈,引東海之水下行。
可是誰能劈得開巫雲山脈呢?就算有人能劈得開,那麼將在下游導致一場比如今的大洪水後果更嚴重得多的大災害,大河下游各部還不得找少務拼命啊?
況且東海之水經巫雲山脈之間狹窄的隘口下行,就算去劈山,一不小心把隘口兩側的山給劈崩了怎麼辦?那樣的後果是不可想象的,整個巴原都會便成一片巨大的堰塞湖。(未完待續。)
076、樹痕
虎娃又拍了拍少務的肩膀道:“所以我要師兄先坐穩。巴原之患,恐怕要到中華之患解決得有所眉目時才有辦法。但師兄請放心,我已有所考量,屆時自會設法化解,但此事也不是我一人可為。”
少務抓著虎娃的胳膊不放手:“屆時需要為兄怎麼做,師弟儘管吩咐。”
虎娃:“有些話,如今明言尚早,尚須觀察形勢之變,到時候我自會告訴師兄的。”
少務終於重新坐好了,突然又想到另一件事,開口道:“九年之期將至,崇伯鯀大人治水,是不可能見成效了。”
虎娃嘆息道:“只能說時運不濟,但崇伯鯀大人也只能做到這個程度了。”他說話時,不禁又想起了不久前與祿終的那一番談話,但有些事情,也不好對少務多說。
少務見到虎娃後,終於做了一個決定,他走出了坐鎮多年的巴都城,開始巡視巴原各地,就像以往乘車巡視國境那般,只是車隊換成了船隊。
其實大水只淹沒了巴原約十分之一的地域,但都集中在繁華富庶的平原地帶,因此影響才會那麼大。如今八年過去了,高處已建造了新的村寨田園,少務時而舍舟乘車,時而再換舟楫,一路上安撫各地民心,足足用了一年多的時間,才再度回到巴都城。
虎娃則是直接在巴都城中消失了,他收回了這具分化形神之身,莫名感覺真仙修為又進一層,假如此時再飛昇九重天仙界,估計能登上那建木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