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部分(2 / 4)

小說:極品點子王 作者:浮游雲中

趙海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情,他拐下山路,騎上車子,順著一條更細窄的小路,急忙趕回去。這條羊腸小路,也是孫長才帶人修的,是為了方便四家人在三家村和中指山之間行走。

能工巧匠的孫長才,還帶領四家人趁著秋天掛鋤的農閒時節,在幾條溝壑裡,修建了三個小型的水庫。山雨來了,順著山坡流下,進了溝壑,被小土壩擋住,也不至於全部流失。當然了,說它們是水庫,也不算貼切,因為它們太小,幾十平米的水面,說是池塘,似乎更準確些。

四家人相信,有了這三個小水庫,明年、後年、以後的年份裡,一百四十五畝山坡農田,糧食的收穫,會比今年還要多。

今年秋收結束後,四家的大人孩子,都樂開了花。雖然公糧還沒開始交,但是,大家心裡都清楚,今年的糧食收入,要比往年從生產隊裡分到的翻一倍還多!至於柴禾燒草的豐足,那就更不用說了,運回村子的幾個巨大的、由莊稼秸稈和灌木野草組成的草垛,就是明證。

趙海到了場院裡才看清,矮小的趙世友,正被一堆人圍在中間,口乾舌燥地在解釋著什麼。

側耳細聽了幾句,趙海弄明白了。原來,這些三家村各生產隊的鄉鄰,看到聯產承包的四家人今年秋天收穫頗豐,便有些紅眼。他們最近幾天,白天晚上,三三兩兩的到趙家找趙世友,要求也承包土地,自己單幹。

趙世友自然不會答應他們了。因此,他們就說了,你們家和孫長才家可以承包,我們為什麼不能?這不公平啊!

趙世友被他們糾纏得受不了,就躲到了山中趙海的新房裡。可那些人,不死心,又聯絡了更多的想單幹承包土地的社員,趕到中指山來,堵住趙世友,向他要說法。

趙海聽到趙世友說:“你們也不要眼饞面前場院裡這麼多的糧食,你們知道嗎?我們趙家和孫長才家承包了這裡的一百四十五畝地後,出了多少力啊?每天裡,大人孩子早出晚歸,間苗補種,鋤地拔草,攢圈肥,漚綠肥,還趁著農閒時節,修了三個小水庫。糧食是豐收了,可他們容易嗎?”

找趙世友要求承包土地的那些人,也選出了代表。那個代表,四十歲左右,姓孫,名字叫孫長江,和孫大頭、孫長才都是叔伯兄弟。這人平日在生產隊裡,幹活出工不出力,可耍嘴皮子,倒是把好手。

只聽這孫長江說:“三哥,你只要分地給我們,我們也會把莊稼侍弄得旺旺盛盛的,畝產一定能跨過長河、渡過黃江!我們保證,承包土地後,我們會按時超量地交公糧,決不給大隊拖後腿!”

孫長江說的跨過長河,渡過黃江,是東山省政府這幾年發起的一句口號。華國境內,有兩條貫穿國土東西的大河,第一條叫黃江,第二條叫長河,東山省就位於長河以南和黃江以北。

孫長江提到的這句口號,指的是農業生產的目標。長河北岸的北河省,平原較多,前幾年,全省平均糧食畝產過了五百斤。黃江以南的那些省份,在華國統稱南方,那裡雨水較多,水資源豐富,糧食產量更高,大部分縣的平均畝產,都超過了八百斤。

孫長江說的跨過長河,渡過黃江,意思就是畝產要超過五百斤,甚至超過八百斤。

趙世友被孫長江等人辯得啞口無言。因為自己弟兄三人,都聽了趙海的話,承包單幹了,他現在撇不清自身,不但那些不能走私有主義道路的大口號喊不出來,就是普通的鄉理村論,也無法自圓其說。

趙海看著趙世友焦頭爛額的樣子,便放好了腳踏車,扒拉扒拉人群,走進了人堆中心裡。他輕描淡寫地對趙世友說:“爸,既然這些鄉里鄉親都想單幹承包土地,那你就準了他們唄。前有車後有轍,我相信,分了地,大隊明年的公糧任務,肯定會超額完成。”

“是啊是啊三哥,你看看你兒子趙海,雖然人小輩分低,可他說話,就是有道理,就是公平。三哥,你就答應把地分給我們吧!”孫長江抓住趙海說的話,順著竿兒朝上爬。

趙世友皺著眉頭,抹一把臉上急出來的汗,苦笑道:“趙海是個孩子,想事太簡單。分集體的地,這樣的大事,豈是隨便就敢搞的?”

“不敢搞?三哥,你這話說的就沒道理了。分給你們四家,就敢搞,分給我們,怎麼就不敢搞了呢?”孫長江又抓住了趙世友的軟肋,緊緊捏著不鬆手。

“就是嘛!你們分就行,我們分就不行,這不公平啊!”

“三爺,你看我一家老少七口人,聽說今年只能從生產隊分到二百斤麥子和八百斤苞米,其餘的,都是地瓜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