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還是決定豁出去說“堅偶感風寒,而且麾下士卒已然不多,怕拖累聯軍,欲歸長沙,此次特來高別諸公”袁紹笑著說給其餘諸侯聽“我知道這文臺所得何病,而且還知道這病乃是傳國玉璽讓他得的”
孫堅聽了當下失色,沒想到自己的計劃這麼快就被人洞悉,軍中果然有二五崽,但還是硬著頭皮說“盟主大人說這話是什麼意思?”袁紹也不再假以顏色,清清楚楚的說:“今我們興兵討賊,為國除害,傳國玉璽是朝廷的寶貝,也是朝廷一統天下的象徵,文臺你既然獲得了這象徵,應當把它拿出來,交給我這個盟主,等我們齊心合力消滅了董卓,再重新還給朝廷,我也不會私吞此功勞,一定稟明天子。可是現在你卻要私藏而去,意欲何為?”
孫堅對答到“玉璽怎麼會在我這裡?盟主大人不要因為官銜高就壓人一等”
袁紹有點惱怒繼續迫問“建章殿井中之物何在?”
孫堅硬撐到底“我本來就沒有這傳國玉璽,盟主大人一再相逼?又是意欲何為?”
袁紹反被將一軍不怒反喜,指著他說“你現在馬上拿出來,我就當什麼也沒有發生,不然後果自負!”
孫堅知道袁紹一時半會還不能拿他怎麼樣,也乾脆死不承認發誓說:“我如果真的得到此傳國玉璽並且私自藏匿不上繳,它日便要我不得善終,死於亂刀箭雨之下!”
眾諸侯不知道實情的,見他這麼說都紛紛出言勸慰袁紹“文臺既然已經如此發誓,想必是真的沒有,盟主還應該斬殺了那進讒言之人,以慰文臺之心”
袁紹一聽對了還有這個辦法,連忙喚出那軍士問“你們打撈的時候,可有此人在場?”孫堅識得此人,見他出賣自己,失了理智,大怒,拔出佩劍,就要斬那軍士。袁紹亦拔劍說“現在大家知道了吧,孫堅想要殺人滅口,可見這軍士並沒有說謊話,孫堅你剛才不是怎麼都沒說沒有拿麼?你可是在欺騙盟主!其罪當斬”袁紹背後的顏良、文丑也都拔劍出鞘,就等袁紹一句話。同時孫堅背後的程普、黃蓋、韓當,亦掣刀在手。
眾諸侯見兩人劍拔張弩的,紛紛下席一齊勸住。孫堅知道今天理虧,不再多言隨即上馬,起寨離開洛陽向長沙而去。袁紹也是第一次被人耍脾氣,心中很是憤怒,遂寫書兩封,差心腹人連夜往荊州和潼關送去,他不清楚劉備現在到底還氣不氣袁術的事,但現在在國家大義面前,劉備應該不會有意見,所以語氣也顯得稍微強硬了點。
。。。劉備沒想到袁紹還有臉給他寫信,一看內容還是求他幫忙,只看了一半就把信拿給我說“孔璋你說該怎麼做?放孫堅過去,於情於理都不符合,再怎麼樣這玉璽可是一個朝代的象徵,如果這東西在孫堅手裡,天知道他會有什麼企圖,可是不放他過去,這不就等於是聽袁紹的命令了,你看看這袁紹在說什麼?必須、立刻、否則、緊記,這分明就是一副大老爺門兒的樣子,他還真以為把我吃定了?這樣做,我咽不下氣”
我笑了笑回答到“主公,其實你想出氣又不違背道德理論,是個很簡單的問題,但就要看你到底是看重天子,還是玉璽!”
劉備直接就說“當然是天子了,玉璽是死的,人是活的,我們現在的目標不就是去營救天子麼?”
我點點頭,做出瞭然的樣子“即如此,那麼主公可以把這封信加上自己的信讓人交給孫堅,在自己的信上可以寫明,讓孫堅走豫州回長沙,那麼我們就不用出兵,大家也不用鬧僵,這就是挺好的辦法,我們現在只要致力於消滅董卓,迎回天子便是最好的出路”
贊同了我的觀點,劉備連忙命令手下去執行,這時又恰好得到張飛匯合了曹操,並且突破華縣進入渭南,距離長安已然不遠,這確實是個振奮人心的訊息,不過我可不相信李儒就這兩把刷子,如果我是他的話,一定會安排好這一切,以及這個時候才會把重頭戲搬上來。
而事情也正如我想的那樣發展起來,董卓為了求得自保,把劉協交了出來,但是在交出來之前,他又改立回劉協的哥哥劉辨為帝。這下大家是你看我,我看你,到底是認誰為天子,認劉協吧,可董卓立了劉辨,認劉辨吧那不是等於承認了董卓的胡作非為,可劉協不也是董卓他立的麼,就在眾人為難的時候,董卓又傳出話來說“允許關東諸侯自立劉協為帝,但分東西兩漢”
董卓的意圖已經很明顯了,你們來打我無非就是想要迎回天子,那現在天子給你們,你們就不應該再打我了吧。事實上,也沒人再願意去打,因為所有人都把董卓視為逆賊,那麼現在就不可能再有人遵循他的話,自然而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