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部分(3 / 4)

老僧將一拂衣袖,雙手合十,向著凌牧雲拜了下去,凌牧雲識得這招正是少林寺掌法之基“韋陀掌”的起手式“靈山禮佛”。

韋陀掌本來不過是少林派武功中用於給弟子紮根基的基礎武學,凡少林弟子拜師入門,第一套武功學“羅漢拳”,第二套武功學的便是“韋陀掌”,但凡少林弟子,無論僧俗,幾乎就沒有人不會使的,在江湖中也是流傳甚廣,比之當日在聚賢莊時蕭峰所使的那套“太祖長拳”也不逞多讓。

“韋陀掌”本是少林寺中最基礎不過的掌法,而這招“靈山禮佛”又不過是禮敬敵手的姿式,意示佛門弟子禮讓為先,決非好勇鬥狠之徒,便是迫不得已與人動手,也要讓出先手,可以說是再平凡簡單不過的招式。

然而就是這麼簡單而不具攻擊性的招式,在無名老僧的手中施展出來卻給人另外一種感覺,俯身一拜之下,身上僧衣微微鼓起,在凌牧雲的神念觀察下,分明可以“見”到一股無形的氣勁向著四周擴散開來,深沉如海,巍峨如山,一股令他為之壓抑的壓迫感撲面而來!

“大師,請接招!”

感應到從對方身上傳來的強大壓力,凌牧雲臉色微變,驟然輕喝一聲,抬手一掌,一招降龍十八掌中的“見龍在田”猛轟而出,一股雄渾掌力直若一條無形巨龍咆哮而出,向著無名老僧猛擊而去。

無名老僧眼見對方掌到,當即身子微微向下一矮,雙掌推出,仍是“韋陀掌”中的一招。叫做“山門護法”,招式平平無奇,但在無名老僧的手中施展而出,卻蘊有莫大威力。

凌牧雲雄渾如怒龍般的掌力撞在無名老僧推出的掌力之上,就像是撞在了一座無形的大山上一般,龍威雖盛,依舊免不了被撞得頭破血流,崩潰四散開來,罡風勁氣向著四周席捲而出,飛沙走石。直若暴風一般。

凌牧雲身形微微一晃。向後退出幾步。臉上現出一絲紅暈,顯然在與無名老僧的對拼中吃了點小虧。畢竟無名老僧已是先天圓滿之境的宗師級高手,比凌牧雲高出了一個層次,實打實的硬碰。凌牧雲還是略遜一籌的。

眼見如此,凌牧雲驟然身法一變,不再與無名老僧硬拼,將輕功身法全力施展而出,彷彿一陣狂風般圍繞著無名老僧遊走轉動起來。

他此番的遊走轉動並非尋常的遊走,而是踩著乾、坤、巽、兌、坎、離、艮、震的八卦方位,每一步邁出都有一股勁力發出,沿著伏羲八卦的方位疾行,勁力連綿湧聚。前一步邁出之後,餘力不絕,推動著他的身形繼續加速前行。

初時這股力道還不大,就像是身體慣性一般,可等走出了幾步之後。這股力道就開始越聚越大,彷彿怒海生波,一浪接著一浪,一浪推著一浪,一層層的氣浪匯聚起來,頓時就聚成了滔天巨浪,一股沛然大力憑空而生,彷彿滾滾海潮般不可阻擋。

隨著凌牧雲越走越快,這股沛然力道向著四周瀰漫開來,開始影響周遭的氣流隨著他一起轉動,遠遠看去就像是平地颳起了一陣劇烈的旋風,彷彿一條龍捲,將無名老僧纏繞包圍在其中。

卻是凌牧雲意識到對方功力高深,難以力敵,當即便將他自創的“奇門踏仙步”施展出來,想要出奇制勝。

凌牧雲的這門“奇門踏仙步”其實是脫胎於黃藥師所創的“奇門五轉”步法。“奇門五轉”是黃藥師根據五行八卦,奇門遁甲之學研創而出的一種奇妙的身法武功,不僅能夠為自己的行動增速,還能帶動敵人一起跟著轉,完全陷入自身的節奏之中無法自拔,從而克敵制勝。

練武之人都十分注重下盤的穩定,真正將武功練到上乘境界的武者,幾乎就沒有一個下盤不穩的,因為下盤不穩,就像是房屋的根基不固,很容易被人所推倒。而除了練地趟功夫的武者,絕大部分的武者一旦倒地,身形轉圜不便,攻防不力,劣勢盡顯,往往也就意味著敗亡。

黃藥師的這套“奇門五轉”的功夫就是從這方面著手,靠著踩出奇門八卦步法,在為自己行動增速的同時還對敵人施加壓力,影響敵人下盤的穩定性,令其身不由己,身形不穩,從而為自己贏得勝機。凌牧雲前番在主世界為了對抗福王妃王夢瑤的“霓裳羽衣功”,就曾使用過這門功夫。

不過“奇門五轉”畢竟只是黃藥師一人所草創,其中還有許多不夠盡善盡美的地方,因此在與“霓裳羽衣功”的對抗中也落在了下風,若非凌牧雲在關鍵時刻精神修為突破,只怕就敗在福王妃王夢瑤的手下了。

正因如此,在那之後,凌牧雲便痛定思痛,借鑑瑤池仙闕“霓裳羽衣功”的優點長處,又吸收逍遙派同樣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