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我們的想法是正確的,那麼現在我們所看到的石室,其實都是和迷宮一樣,透過牆體的移動和組合造成的,這種組合肯定是有它的規律,我們要做的,就是找出這個規律。首先,我們需要時間,將所有的石室都檢視一遍,並且給石室編號,記錄下它們依次出現的順序、間隔的時間等等,透過這些資料,我有把握將石牆的移動規律找出來,找出規律後,才能知道從什麼地方入手,但是……要想給每間石室編號,我們就需要很多的時間,或許是一天,或許是兩天,我們的食物、水源都是個大問題。”
王哥很聰明,他顯然明白了我的意思,點頭道:“一兩天不吃東西死不了人,這個沒有關係。”
第四十七章祭品
我又道:“撇開食物不談,你說過,你曾經六次受到隕石的關照,根據你之前說的情況,我判斷你在這個石室裡應該待了兩天兩夜,也就是說,平均八小時,隕石會出現一次,石室的變化,就是在這八個小時以內,也就是說,我們或許根本用不著兩天,在八個小時內,就可以完成所有的資料記錄。”
王哥鬆了口氣,道:“這是個好訊息。”
我道:“但也有不好的一點,只要一遇到隕石,我們幾乎都會被它的輻射折磨的暈倒,在暈倒之後那段時間的石室變化,我們是根本不可能知道的,如果在那段時期,石室進行過兩次以上的改變,我們的計劃就失敗了。”
王哥微微沉默,似乎是想到了什麼,他側頭思考了一陣,道:“這確實是個問題,而且你這麼一說,我覺得還有一件事情需要注意。那個隕石的輻射太厲害了,靠近它幾乎一分鐘左右就會暈厥,我在想,我們長期接受這種高強度的輻射,會不會………”
我明白王哥的意思,他是擔心會不會出現什麼變異,外面那些體型被放大的動植物就是最好的例子,輻射肯定會帶來某種改變,只是現在還沒有在我們身上展現出來而已,我可不想變成一個巨人,但現在又能什麼辦法?
就在我們思考對策時,王哥臉上忽然閃現出驚愕的神情,拍了拍我的肩膀,指著我的後方,我立刻知道出事了,轉頭一看,便發現我後面,不知何時已經多了一條通道,在跳動的火光下,通道顯得忽明忽暗。
固體燃料已經快要熄滅了,這裡雖然是密封的,但通風似乎不錯,我們不至於缺氧,王哥將燃料弄滅,裝在我們平時做餅乾糊用的單柄小鍋裡,將燃料扔進去再點上,就像手裡端了盆燃燒的火爐一樣。
王哥走在前面,我們朝著第二個石室進發,通道約有十來米左右,片刻便到,我隨意打量了一眼,這間石室果然和我們之前遇到的沒有任何區別,我拿出匕首,在石室的中央位置,刻了一個十字形的記號,隨後在筆記本上為這些石室做編號和時間記錄,等待下一間石室的開啟,順便和王哥探討一下,該如何在靠近隕石後不暈倒的問題。
王哥說:“我沒有什麼文化,對於這些科學方面的事情不太瞭解,你是大學生,知道有什麼東西可以防輻射嗎?”
我道:“輻射,其實就是物體本身釋放的能量,人自身都是一個輻射體,包括我們周圍的動植物、水、石頭都有輻射,只不過,這些輻射都是很微小,屬於正常範圍的,我們一般所說的輻射,是指一些人工製造出來的超正常範圍的輻射,比如手機等電子產品,而且我知道有一些材質確實可以防輻射,但很遺憾,我們現在手頭上並沒有那種材質,而且……我懷疑,或許這些不是輻射造成的。”
王哥有些驚訝,道:“那是什麼?”對於這方面,他知道的似乎確實不多,但我上大學的時候曾經報過一些選修課,因為我本身就不喜歡學醫,因此在大學裡屬於混日子混學分那一型別,對於各種冷門稀奇古怪的選修課反而比較有興趣,我所就讀的醫科大,是國內的知名學府,我成績還算不錯,但以我當時的成績,考上那所大學還是有難度的,之所以能進去……當然是塞了錢。
學府出名,自然會有很多相關領域的專家來講座,我特喜歡這一類的東西,因為看那些平時只出現在電視裡的老頭兒,正兒八經的在臺上為我們講課,是一件很新奇的事。
我記得,當時有一個物理方面的專家,姓甚名誰,我早忘了,但他的講座特別有意思,他不講專業,而是講相關領域類的一些稀奇古怪的事,由此引發學生對於物理專業的熱愛。
其中,他就講過另一種情況,說的是放射。
放射是輻射的一種,但它屬於不穩定的原子核所釋放的射線,簡單來說,就是一種非正常的放射性現象,這種非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