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說,教育要從娃娃抓起。
我坐在帳篷外面,想著這幾天發生的事情,就跟做夢一樣,二十多年的平淡生活,一個決定就被完全打破了。這根本不適合拍《探索與發現》,而應該叫《生死追擊》才對。
但如果再讓我選一次,我恐怕還是會來,因為這地方太恐怖了,我如果不跟上來,天知道大伯會不會掛掉,他那老胳膊老腿,除了會逞強裝面子,就什麼都不會了。
好吧,雖然我一路都在添亂……但,也是可以原諒的。
第二十五章壁畫
這個溶洞比較大,但由於光源有限,再加上鬼魂陳一路跟催命一樣,休息時間緊迫,因此也沒有多加觀察,待他們三人都休息時,我實在閒的無聊,便打著手電筒在溶洞裡逛。
這個溶洞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非常乾淨,其實偶爾還能在光滑的地上看見土塊的痕跡,大約是有什麼動物鑽進來過,但之所以說它乾淨,是因為這裡感覺不到人的氣息,有一種自然的幽深純淨感。
我大學時也去過一個比較有名的景點溶洞,但由於每天接待遊客,即便工作人員天天打掃,還是可以看見骯髒處,溶洞裡天然純澈的地下水,因為遊客日復一日的伸手嬉戲變得渾濁,光滑的石板上,時不時就能看到吃小吃時滴落的油漬,即便工作人員保護的再好,很多溶洞與生俱來的東西,已經在日復一日的遊人接待中,慢慢消失了。
而這裡,沒有這些東西,即便有動物帶進來的泥土,也透著一股自然的氣息。
我們的帳篷是搭在入口不遠處的石臺上,石臺對面就是一汪天然的地下水,陽光透不進來,水顯得黑沉沉的,但當我將燈光打上去時,水就變成了淡淡的橘黃色,清澈透底,在洞頂反射著粼粼波光,溶洞在波光的閃動下,彷彿隨時會消失一樣。
倒掛的鐘乳石,有些短如兔尾,有些長長的滴落到水面上,遠處看不見的黑暗中,也不知是怎樣的景色。
這可算是免費旅遊了,我回頭看了看帳篷,也沒什麼變故,便稍微走遠了一些,一路走過去,溶洞中得景色千奇百怪、有些如蓮花、有些又似人像,雖然手電筒光芒比較小,但並不影響觀賞的心情。
我往前走了不久,突然發現,原來就在我們帳篷的不遠處,竟然放了一堆東西。
那東西隱在黑暗處,方方正正,也看不出具體的樣子,但看形態,似乎是人為的。我有些好奇,立刻加快腳步,隨著手電光的拉近,那東西的整體形狀也顯露出來,居然是一塊碑。
我愣了,有什麼人會在這裡立一塊石碑?吃飽了撐的吧?於是我繞到了石碑前面,發現上面刻滿了一種歪歪扭扭的文字,像一條條扭曲的蝌蚪。
雖然我認不出這是什麼文,但我可以很肯定的斷認,這絕對不是漢族文字,我雖然不能辨別出從古到今的各種字型,但漢文演變的大致規律還是明白的,無論是甲骨到隸纂,至少我知道它一筆一劃,方方正正的形態,然而這種歪歪扭扭的字型,絕對不是漢族的。
難不成是少數民族?
我想起大伯的話,爺爺所抄錄的下半部分,就是蟒山深處一個村寨裡傳出來的,莫非這個碑文是他們立的?我越想越有可能,這個溶洞,是連線外界的必經之路,村裡的人在入口處立一塊碑也是正常事。
我放棄檢視這塊碑文,準備繼續閒逛,但等我站起來時,卻發現眼前的溶洞石壁上,竟然有一幅幅刻畫出的壁畫!
這下是把我給驚到了,合著村寨裡的人,還喜歡搞藝術創作?早知如此,當初進山也應該代些顏料水彩什麼的做社交禮物,沒準人家心情一好,就讓我們隨便抄了。
壁畫明顯是用某些尖銳的物品刻上去的,因此即便溶洞裡水汽很大,但至今依舊能看的很清楚,上面的人物不過巴掌大,如同連環畫一樣,刻畫了不同的場景,我逐漸看下去後,雖然壁畫的風格有些抽象,但還是看出了個大概。
壁畫描繪的是一群人躲避戰亂的過程,但有意思的是,這是一幅近代作品。
比如第一幅畫裡,描繪的是戰爭場景,裡面有很多路人甲一樣的人物,擺出各種被殺死的形狀,而殺他們的人,都舉著一根長長的東西瞄準,顯然是槍,有槍,那肯定就是近代的。
第二幅畫,畫的是一隊隊長長的隊伍,裡面有老有少、有男有女,但他們穿著的,都是少數民族的服飾,壁畫中的他們,忍受著頭頂的烈日在往前走,而前方,則是一片虛無,或許代表著,他們沒有目的地。
第三幅則是一幅很慘烈的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