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人,他跟我在一起時,不會說什麼廢話,而人一多時,根本就屬於隱形人了,這會兒只有我們兩個人,他似乎挺放鬆,找了個樹枝,在泥濘的地上畫圖。
他畫出的是一個三角形,隨後標了一個高度,上面寫的是約10米。
緊接著,他將這個三角形分為四份,下面兩份是我們已經探過的地方,而上面兩層,他各進行了標註。
第三層是未知區,畫了個問號,第四層是寶頂區。
古時候的建築,特別是高樓型建築,由於加固的需要,會有很多房梁,因此形成比較高的寶頂,這一塊實際上是無用區,不過古人為了美觀,往往將寶頂做的比較漂亮,民間常見的雙龍戲珠,丹鳳朝陽等等,都是寶頂的設計。
根據我們眼前泥土下滑的走勢可以判斷,這棟樓的寶頂,應該是屬於那種尖而高的寶頂,這種頂的特點是美觀,形如仙鶴騰飛,有很高的美學價值。
據說宋朝的宮殿都是這種設計,因為宋朝的皇帝比較特別,出了很多藝術青年,比如宋徽宗等。
那份藏寶圖,最早出現於王重陽的手札裡,而王重陽,正是北宋時期人,我雖然對古建築不是太瞭解,但基本的一些結構還是能辨別出來,眼前的這棟古樓,有比較強烈的宋時風格,年代上也恰巧吻合。
王哥一邊比劃樹枝,一邊分析道:“這是個三角形的寶樓,越往上,位置越窄,那麼第三層的空間,會比第二層要小很多,就像你說的,這是木樓,機關應該不會太厲害,估計也就是暗弩一類的,這個比較好避開。”
我聽著不對勁,我會避暗弩,那是因為我下功夫查過,怎麼王哥也會?他不是在山裡當了十年護林員嗎?這樣的生活條件,我估計他連電腦都沒見過,難不成還知道怎麼避機關?
這麼一想,我不禁直接把自己的疑惑問了出來。
王哥怔了怔,道:“這沒什麼難的,不管是什麼技術,最初都是由人一步步實驗的出來的。”頓了頓,他道:“我自己的屋裡就有暗弩,經常用它來布機關打獵,暗弩怎麼放,怎麼容易避開,只要多用多琢磨,就會有自己的心得。”
說著,王哥道:“如果我是這棟古樓的設計者,要填充暗弩的時候,會考慮兩個因素。第一:盜賊會從哪裡進入;第二,暗弩需要架設,不可能想放哪裡就放哪裡;我問你,如果是你,接下來,你預備怎麼上三樓?”
我突然發現,王哥並不像我想象中的那麼簡單。
人類的智慧是無窮的,一個人不學知識肯定會落後,但當一個人沒有學習知識的途徑,但他只要善於觀察,善於思考和總結,一定會從大自然裡得到很多經驗。
因為人類至今為止,不論是藥物、建築、機關、甚至知識,都是先人們從自然界裡探索出來的。
王哥因為家庭原因過早輟學,在秦嶺的原始森林裡住了十年,但他這十年來,大自然所賦予他的智慧,並不比從學校出來的大學生少,他只是不懂得微積分,不懂得電腦而已,但他有一向很厲害的本領。
探索。
人類因為探索,所以才進步。
他從來沒有接觸過建築學,但他卻根據滑土的走勢,很自然的總結出了寶頂的結構。
之前,我有些小看王哥了。
他問完,我想了想,道:“會從四個角入手,因為那裡有柱子,我腳下有支撐物,方便用斧頭砍,如果從中央的話,腳下沒有支撐物,非常困難。”
“不錯。”王哥聲音低啞道:“設計這座古樓的人,會不會也想到這一點?那麼,他會不會將暗弩的觸發機關,設定在四個角上?”
我愣了,道:“你是說……咱們不能從角落走?”
王哥點了點頭,道:“不錯,從那裡走,很可能會有暗弩。”
我道:“那就從中間砍,費力就費力吧,總比沒命搶。”
王哥又搖頭道:“中心是唯一的漏洞,設計這棟古樓的人,會沒有防備嗎?”但從古樓千年不朽的建築結構,我們都已經可以想象,當初設計這棟古樓的人,必定有著極其深遠的智慧,這樣的人,會留下這麼大一個漏洞嗎?
我一時無語,道:“王哥,照你這麼說,咱們是無路可走了?”
王哥笑了笑,臉上的傷疤頓時猙獰起來,但我看習慣了,也沒有之前那麼害怕了,只聽王哥道:“這一點,我昨天本來沒有想到,也是在今天才總結出來的,你想,如果真的沒有樓梯,那麼寶物是怎麼被放到三樓的?而之前設計這座古樓的人,又是如何出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