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部分(2 / 4)

小說:伐明 作者:宮本寶藏

十三營中引發了極大地混亂。這支隊伍幾乎算是劉體純一手建立,從汾西守備營時期,劉體純就是這支部隊的營官,失去了劉體純這個掌舵人,第十三營一時之間手足無措、頓時傷亡大增。

軍法官顧元春雖然為人正直,但是並不善於指揮作戰,前哨哨長宣永寧雖然擔任了副營官,但是也是能力一般之人。在兵危戰急的戰陣之上,二人並沒有能力接過劉體純的重擔,反而令出多門,先後下達了幾次互相沖突的軍令。

就在第十三營遭受挫折之際,其他兩個營的攻擊也受到了潼關城頭拼死的抵抗,張九仁、趙弘兩個營雖然拼命攻城,但是卻並沒有人能登上城頭。

此時第三旅三個營六個哨的火銃兵還在城牆下列陣發銃,失去了城頭重炮壓制,他們如魚得水,依照人多勢眾的優勢,一輪輪火銃將城頭守軍打的死傷慘重。

劉體純出了意外,指揮第三旅作戰的李旭中在第一時間發現了異常。但是這個時候他並不敢將十三營撤了下來,這個時候的十三營本來就軍心不穩,一旦聽到撤退的軍令,只怕馬上就會引發連鎖反應,從撤退變成潰退了。

城頭上還有敵軍,如果第十三營潰敗,肯定會遭受到城頭敵軍的遠端殺傷,到時候傷亡也會更加慘重。

就在李旭中左右為難,準備帶著親兵親自上陣之時,只見藏身在轒轀車下的工兵已經開始在城牆腳下挖洞。

在三輛轒轀車之下,早早的藏著五十餘名工兵,他們接近了城牆,馬上使用專門配備的工兵鏟開始挖洞。這種工兵鏟雖然遠遠比不上後世的質量,但是挖起洞來速度還是很快,不到一刻鐘,工兵營的官兵就在城牆腳下掏出了一個兩尺見方的大洞。

眼見對手在城牆腳下挖洞,站在城頭上的劉成功暗自冷笑了幾聲,他對身邊的家丁說道:“潼關城牆堅固,城基厚達六丈,裡面還有千斤重的巨石,老子就是放開手腳讓他們挖個夠,挖到猴年馬月禿匪也挖不出地洞。”

“將主爺說的是,這些禿匪真是愚蠢,讓他們挖去吧!在挖上片刻,他們就能挖到城基的巨石了。禿匪受挫之下,自然不會再做此無用功了。”下面的軍將一陣附和,看著成外挖洞的工兵一陣嘲諷。

短短的一上午,劉宣這一次攻城就讓劉成功傷亡三百餘人,即便不算那些臨時徵集的壯丁,劉成功就損失了上百名老兵。這樣的傷亡比例,簡直讓劉成功暗暗肉疼。按照這樣的消耗速度,再過上三五日,劉成功就傷亡過半了,到時候士氣更加低落,絕對不可能守住潼關城。

雖然上午的這一次攻城,劉宣麾下的傷亡也不小,甚至還超過了潼關城的守軍。但是劉宣麾下攻城的大軍超過四萬人,就是用人命填,也一定能填平潼關城。(未完待續。。)

第二十二章關中十

第二十二章關中十

潼關城共有六座城門,其地形也是西邊大東邊小,北面延河、南面依山。每座城門口,還修建了附屬的甕城。潼關雖然是衛城,也處於雄關要道之上,但是城中的人口也不是很多,總計三千餘戶、兩萬餘人。

這兩萬人中,能夠上陣的壯丁也只有六千人。這六千人都是衛所的軍戶,雖然也在軍籍,但是幾乎毫無戰鬥能力。

衛所制度敗壞之後,軍戶的生活幾乎比不上奴隸,相比起普通的老百姓,他們的頭上還要多上幾層盤剝。常年忍飢挨餓的生活,無論是身體、還是氣質,衛所計程車兵還比不上普通的百姓。

潼關城主要防備東面的敵軍,城東有五里之外的第一關天險,所以城外也沒有挖掘護城河,這樣一來,就為劉宣攻城減少了麻煩。

城牆的外面,擺放著一些梅花樁,這種東西是為了阻擋敵軍的雲梯衝車接近城牆。在剛才的攻城戰中,這些釘入不久的梅花樁已經被第三旅大部分拔除,丟棄在荒野之中了。

此時潼關城西面,激烈的大戰還在繼續,因為戰死了十三營營官劉體純,李旭中終於失去了冷靜,將佯攻變成了猛攻。

自古以來,從來都是守城必守關,失去了城關要地,僅僅依靠孤城堅守,很少有能守住的例子。潼關守將劉成功也不是不想堅守城關,但是他手中的兵力太少,根本不能將精銳放在城外。以他手中不夠三千兵力。面對劉宣四五萬大軍的圍攻,怎麼來看都是捉襟見肘。不敷使用。

就在兩軍捨身忘死的搏殺之際,工兵營在莊玉生的帶領之下。已經成功挖開了地穴,將一包包火藥裝在密封的木箱之中。使用火藥炸城,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做好密封。歷史上太平軍首創這種戰術,基本上就靠棺材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