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內殘敵,同時一支步兵團進入海參崴,按照皇上部署,不久就會有工兵隊、技術工程隊和大批民工移民進入,開始建設帝國在日本海的第一個出海口,當先,現階段下,海參崴主要還是起一個軍港的作用。
而在帝國地圖中,日本海則沿元、明制,稱為“鯨海”。
在俄國人答應對六王流亡政府的合法地位展開談判後,尼布楚城下的中國步兵團撤軍,卻在珠爾幹河和額爾古納河之間,按照《尼布楚條約》屬於俄國的領土上,選了一處水草豐茂之地開始築城移民。
新城將會在最新版帝國地圖中標為“雙河城”。
()
俄國人對此激烈抗議,但卻阻止不了中國人築城的步伐,實際上,不但俄國人不想與中國簽訂雙方都承認的邊界條約,葉昭又何嘗不是同樣的心思?
築“雙河城”也好,任由左宗棠以及逃亡軍民在黑龍江下游立足也好,這都會是將來的爭端,中國人和俄國人,在這一點上算是心有靈犀吧。
只是目前來說,雙方誰也不想真正發起一場針對對方的戰爭,都有各自的難處,都在等待最佳的時機。俄國最高決策層,已經將中國視為遠東強國,視為可以與其平起平坐的帝國,與這個巨大的帝國展開血腥碰撞,就好像兩個龐大的巨人狹路相逢,若不作好萬全的準備,只會落得兩敗俱傷。
以葉昭看來,北疆暫時可能會穩定一段時間。
但南方,就頗為不平靜了,法國在柬埔寨南部登陸,逼迫金邊王朝與其簽訂通商條約,並且令其割讓磅遜(西哈努克市),同時,法國人宣佈磅遜為自由貿易港,並且招攬商人開發,稱其為“金邊的香港”。
實際上因為南朝經濟飛躍式發展,香港島也受益匪淺,香港島的英國人口超過五萬人,比十年前激增了幾十倍,華人更是難以計數。
法國人準備在東南亞建立勢力範圍的意圖很明顯,在越南的法國人也越發活躍。
西南,英國人武裝入侵錫金,佔領了錫金南部,並且要求西藏承認錫金歸英國保護,重新劃定西藏與印度、尼泊爾的邊界。
這條電文剛剛傳到,西藏攝政熱振活佛向帝國大皇帝請求援軍。
英國人的舉動,自然是印度邊界的冒險家們率領少數士兵的行為,實際上在南亞、東南亞獲得的利益,幾乎都是這類冒險家的傑作。
莫說遠在倫敦的英國政府,只怕就是印度總督包令,對這些冒險家也不能完全掌控,真正的後知後覺,但毫無疑問,他們都會採取強硬的態度支援這類冒險行為。
這封電文葉昭剛剛收到就做了回覆,任命外務部鴻臚寺卿程禕為駐藏大臣,令皇家軍事委員會遣派軍馬護送國師章嘉去西川,再由趙三寶延平集團軍抽調一個陸軍師護送至拉薩學法,同時駐藏大臣程禕隨行。
錫金一事,除委派駐藏大臣程禕與英印政府交涉,又令外務部緊急召見英國駐北京總領事,表明中國對此事的嚴重關切,要求英國人無條件撤兵。
英法都不是省油的燈,果然都趁著南北戰事開始在南亞、東南亞興風作浪,為今之計,只能見招拆招。
在蘇伊士運河開通前,一定要將國內形勢穩定下來,青藏和西北都要統一,若不然,到時就被動了。
在天津與威爾斯會面時,葉昭也問了問蘇伊士運河的情況,從五五年英法聯軍未能在中國獲得壓倒性勝利開始,蘇伊士運河公司隨即成立,到現今已經將近十年,估計兩年內蘇伊士運河便可以通航。
至於葉昭早就和威爾斯密議,以勝和行名義參股蘇伊士運河公司的努力,卻是付諸流水,威爾斯言道,運河公司持有人埃及總督帕夏塞伊德和法國人雷賽布子爵,根本就不希望外人介入,一點商談的餘地都沒有。
不到兩年?葉昭可是知道,蘇伊士運河開通意味著什麼,歐亞大陸的距離幾乎縮短了一半,英法海軍來往遠東更加輕鬆快速,對亞細亞一帶的侵擾也會變本加厲。
北方俄國人在修鐵路,西方法國人在挖掘運河,東西方世界的距離越來越是緊密,而自己,永遠是在和時間賽跑。
葉昭深深嘆了口氣。
當然,英國人入侵錫金也有利好訊息,就是迫使西藏再無選擇餘地,只能承認中央政府對其的管轄權。葉昭也發了電文給趙三寶,令其幫自己擬信送往西藏,要求達賴進京覲見,到時會重新對達賴和班禪進行冊封。當然,所謂趙三寶擬信,定是勞煩軍中師爺了。
摸了摸茶杯,卻是有些涼了。
看著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