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到遊戲平臺官方,僅僅是因為這些遊戲目前是用“關注度”和“期待值”來排序的。
高校秀欄目組能發動大量水軍和粉絲把這款遊戲加願望單,自然就排在前面了。這屬於用了一點不正當手段,但在規則之內,官方也沒有理由制裁,畢竟都是真使用者點出來的。
……
關掉直播,最近一直萎靡不振的劉良總算是恢復了一些精神。
之前的“異鄉人慘案”讓他備受打擊,雖然想好了下一期節目一定得憋個大的,出一期有足夠分量、能夠找回場子的影片,但等來等去,卻一直都沒有等到這個契機。
遊戲區up主就蛋疼在這裡:想做影片,也得有好素材啊!
而現在,機會終於來了。
這期影片,他要圍繞官方的這次釋出會和新技術來做,把專題中的遊戲全都介紹一遍,給出一個比較寬泛的預測範圍,儘可能地蹭上這個熱度。
但全都介紹一遍並不意味著沒有重點。
這些遊戲中,有不少都是重做的老遊戲,或者沒什麼分量的實驗性質小遊戲,這些遊戲一語帶過就可以了,不值得花很大的篇幅。
使用意識生成素材的技術,畢竟還是太新了,那些大廠的遊戲開發週期很長,戰略也比較保守,不可能這麼快就用上。參加這個活動的,大部分都是一些小廠或者獨立遊戲製作人。
這其中,熱度最高的就是《高校秀》和《平凡人生》。
高校秀的熱度來自於長藤娛樂的宣傳,而平凡人生的熱度,則來自於那個被玩家稱為“付費宣傳片”的《眼中的你》,以及“大學生做vr大作”的爭議話題。
“很好,現在就讓我這個遊戲預言家好好規劃一下。
“這次說什麼都不能再翻車了,必須做到100穩妥!”
劉良一番思索,很快確定了兩點。
第一,他必須在遊戲正式發售前進行預測。
第二,他最好同時預測《高校秀》和《平凡人生》這兩款遊戲。
之所以要在發售前預測,是因為這兩款遊戲不像《禪》,關注度都很高,無數小up主盯著這塊肥肉,影片發晚了熱度會被嚴重分流。
而且玩過遊戲之後,玩家們肯定會覺得這壓根就不是預測,而是評測,這影片內容不夠給勁,不足以“找回場子”。
此外,劉良之前玩過《高校秀》的內測版本,對這遊戲的質量,是有一定心理預期的。
如果他能在遊戲發售前就進行預測,並且兩款遊戲全都預測成功,直接從“連勝中斷”變成“二連勝”,這不就能把場子找回來了嗎?
那麼這兩款遊戲具體應該如何預測呢?
劉良陷入沉思,大腦飛速運轉。
“《高校秀》的銷量應該是這個專題中無可爭議的第一,而評價,應該會是‘多半好評’。
“畢竟之前玩過這遊戲的內測版本,整體制作水平還是不錯的。再加上粉絲加持,拿到多半好評應該不難。”
如果是一個沒什麼經驗的預測者,大機率會預測“褒貶不一”,但劉良並不這麼認為。
因為只有買了這遊戲的玩家才能給評價。
《高校秀》是一款粉絲向的遊戲,它的玩法,簡而言之可以看成是“大型抽卡遊戲”。
玩家可以透過抽卡獲得高校秀節目中的各種高人氣偶像,日常可以透過唱跳rap訓練提升他們的各項技能,再將這些偶像進行組隊出道,在舞臺上公演,從而在網路上獲取熱度指數。
這是非常成熟的商業模式,先不說它是否老套,但它真的很好用。
因此,在粉絲眼中,只要這遊戲不是太坑,能夠還原他們喜歡的那些偶像以及舞臺,口碑就不會太差。
高校秀的這些粉絲,消費能力和網路上的攻擊力都是很強的,他們是真會刷評刷分的。
路人當然不喜歡這遊戲,但他們壓根也不會去購買,自然也就無法在官方平臺上拉低評分。
所以,劉良綜合判斷這遊戲最後的評價很可能是“多半好評”。
“那麼,《平凡人生》呢?
“嗯……慎重,這遊戲似乎有點不好辦。”
不知道為什麼,這遊戲總給劉良一種邪門的感覺,讓他不由自主地回憶起了之前《禪》預測失敗的慘痛經歷。
再三確認,這遊戲的製作者不是異鄉人,而異鄉人近期也沒有再發布任何遊戲之後,劉良才放下心來。
這也正常,做出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