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本,但是當時還是解決問題。
太醫倒是不像沒有本事的,診脈後就說思量過重,對紫鵑說要多加開解,病人心情好了,配上藥才有效。話是沒錯,可是怎麼開解呢?
原著上鳳姐的生日之後,黛玉沒有生病,還跟著李紈去找王熙鳳贊助詩社呢。應該是關於鳳姐和賈璉的事,被開解了,所以沒有思慮過甚病倒。
可是什麼也不知道就是好的麼?這什麼也不想的安穩日子又能過多久?一段美好的天真日子,要用一生的幸福去換的話,紫鵑認為絕對不值得。
好在黛玉的病也不兇險。作為病人,不用吃賈老太太的高蛋白質的菜,每天清粥小菜,不動葷腥。要是別人估計感覺清苦,但是對黛玉這樣的素食愛好者來說,這清淡食物很是舒服。
飲食保證,藥也多少有效,重要的是黛玉好像想通了什麼,所以慢慢也就痊癒了。
而黛玉好像有點變化,更沉穩了一些。表現為寶玉、寶釵還有賈府三豔來探病的時候,態度比較好,說話也客氣,對著寶玉也沒有小脾氣。就是迎春來的時候,沒什麼話題,黛玉也沒不耐煩,反而自己找了些刺繡下棋之類的話題,把場面圓了過去。
因為黛玉這次病的時間長,或者因為詩社開起來,黛玉病了不參加,比較明顯,這不迎春和惜春也分別來探望了。
賈府這三個姑娘,外人看來估計認為十分融洽,因為只要有事的時候,哪怕家裡一個小宴,過個什麼節氣,都是一樣的衣服首飾,去老太太,太太房裡或者宴會地點似乎永遠同出同入的。
其實不然,當她們終於有了大觀園可以分開住的時候,除了在長輩面前出現的時候,要在門口聚集起來造成同出同入的表象外,其實並不經常相互來往。
起碼不比和黛玉、寶釵她們的來往多,基本是一樣的。倒是寶釵因為要防止寶玉單獨接觸林黛玉,所以幾乎天天來稻香村報道。
所以賈府三個姑娘來探望黛玉也是分別來的。不過探春上午來的,而下午迎春來的,居然穿了同樣的衣服,頭面也一樣。
紫鵑就懷疑賈府有什麼活動,晚上寶玉來的時候,特意還問了一句,原來當天開了詩社。
40、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古代規矩
看來像姑娘自己組織的詩社一類的活動,賈府三個姑娘也要保持衣服首飾的高度一致。這也是個麻煩事吧?
紫鵑一直慶幸黛玉不用和她們一樣。按賈府的各種宴會頻率,就是說一年至少要一百天以上要衣服首飾完全一致。要不,難道每天早上,都要在姑娘起床前先把迎春、探春、惜春房裡都跑一圈,商量好穿什麼才能給姑娘準備衣服?
當然現在迎、探、惜三姐妹怎麼穿衣打扮都保持一致的,紫鵑不知道,應該不是用這麼笨的法子,估計提前商量好,不是小時候一排房子挨著住,也好辦。或者賈府規定好衣服的順序,以及什麼衣服配什麼首飾。
這個紫鵑本來的記憶力沒有,現在紫鵑也實在不好去問司棋她們,只好放棄自己的好奇心。
如今發現不知道是習慣成自然,還是某些賈府潛規則,開個詩社也三個姑娘也要統一制服。賈府還不如做家服呢,和紫鵑前世上學時候穿的校服一樣,要方便的多。
好吧,紫鵑想著些完全是吃飽了撐的沒事瞎想,畢竟不管她的事。頂多她本來以為黛玉進賈府的時候,賈家三位姑娘統一著裝,說明賈府好歹對黛玉這個客人有些重視,現在看不是那麼回事,日常習慣罷了。
黛玉這一病是紅樓原著之外的情節。紫鵑來了這麼久,一直是在自己的努力下,黛玉對寶玉情分不深,所以刪減了很多和寶玉愛情相關的事件。但是新增的事件,黛玉還是第一次,紫鵑也不知道是好還是壞。
也不知道寶釵是看現在黛玉和寶玉感情一般,所以沒那麼重視黛玉的問題;還是成天跟著寶玉來,注意到了黛玉已經在吃燕窩——這個雖然紫鵑還是隱瞞著的,畢竟私下進補這樣的事總歸不太好,但是沒人敢低估寶姑娘的觀察能力吧。
反正寶釵一時沒想起來還有別的什麼可以拉攏黛玉的,所以沒有“金蘭契互剖金蘭語”的情節,不過是寶釵來探望的時候說些寬慰的話,黛玉也客氣的應著,場面很和諧,心態很場面。
至於原著上的“風雨詞”麼?你見過誰病的爬不起床,還寫詩的?反正林黛玉沒著本事,老實在床上躺著。不過紫鵑看的出她經常在思考,而正因為思考,而病情總是起起落落的,託了頗久才痊癒。
唯一對上原著的情節的就是賈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