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3 / 4)

上,行進得十分艱難。幾個打著油傘的人走在前面領路,十幾個穿蓑衣的或披著油布的人推拉著幾輛獨輪車,一步一滑地朝虎頭嶺方向走來。聽到哨兵通報,葉首志領著徐長勝等一幫人快步迎上去,一看是林布新、陳水根他們來了,葉首志高興得拉住林布新的手,急忙命令隊員們替換推車,趕快進洞休息。

進洞之後,隊員們立刻端來熱茶,送來熱水,拿來乾衣服,燒起炭盆,熱情的不得了。整理一番後,葉首志將他們領進伙房,一人一碗大米飯,一小碗新鮮野菜燉豬肉,大夥吃得噴香。林布新感慨道:那年在這裡打游擊,只在外圍老百姓人多的地方活動,發動群眾打土豪籌款,沒進深山,也沒建立穩定的基地。敵人大軍一封鎖,就很被動。葉首志點點頭說:後勤保障非常重要,希望林書記多多指點。

飯後,林布新把軍部調來的12名幹部一一向葉首志作了介紹,都是八省游擊隊的老戰士,剛從軍部教導總隊畢業的連排級幹部,如:一支隊一團的馬雲飛,王令朝、來自傅秋濤的湘鄂贛游擊隊;一支隊二團的吳捷生、謝俊勝是李步新皖浙贛邊游擊隊的老戰士;二支隊三團的彭程遠、張路揚是張鼎丞、譚震林的老部下;六團的彭戈、張照民、王三石來自葉飛的閩東遊擊隊,還有繁昌兵站營級副官張扶海。繁昌兵站即將撤銷,庫存物資原先是要就近交給三支隊的,其中有一千雙膠底布鞋。張扶海想到葉首志他們在山裡最費的就是鞋子,他就請示總兵站張元壽同意,將這批布鞋帶進了虎頭嶺。葉首志高興地說:你這是雪中送炭啊。

晚上,虎頭洞指揮所,大家聽取了林布新傳達軍首長指示,宣佈皖南特委的兩項決定:成立皖南抗日遊擊大隊,葉首志任大隊長兼政委,徐長勝任副大隊長。遊擊大隊的人數、編成和作戰序列由大隊長決定,大隊以下幹部由葉首志直接任免,報特委備案。決定成立遊擊大隊黨委,鑑於目前黨員之間不熟悉,本屆黨委由特委指定,黨委由葉首志、徐長勝、邵家旺、汪施才、張扶海五位同志組成,葉首志為黨委書記,徐長勝為副書記。葉首志代表新黨委表態:絕不辜負軍首長希望,在特委領導下,組織帶領全隊克服困難,不怕犧牲,英勇戰鬥,為實現皖南戰略支點計劃努力奮鬥。

葉首志先送林布新去休息,然後召開黨委會進行分工。葉首志要求各委員都要根據軍首長的指示,拿出具體行動方案。張扶海先熟悉情況,五天後拿出具體意見。

第二天,邵家旺寫出了遊擊大隊編制及幹部名單。大隊下轄5個連級單位,為便於今後擴編,全部雙配置:

第一連150人,連長徐長勝,指導員王令朝,副連長彭程遠,副指導員張路揚。下轄3個排。

第二連150人,連長邵家旺,指導員張照民,副連長王三石,副指導員謝俊勝。下轄3個排。

第三連150人,連長馬雲飛,指導員彭戈,副連長吳捷生,副指導員暫缺。下轄3個排。

偵察隊50人,隊長陳水根。

後勤隊30人,隊長張扶海。下轄兵工廠、被服廠、軍需倉庫等單位。建設工匠和戰時民伕由後勤隊臨時徵用,不在編制人數內。

葉首志看了一遍,點頭認可,等徐長勝的發展計劃拿出來以後,一併提交黨委會研究。最近一段時間,葉首志對後勤保障和軍工生產十分上心。他深知,部隊戰鬥力的養成一要靠平時訓練,要流汗,二要靠戰時的鍛鍊,要流血。但戰鬥力的保持要依賴軍需後勤保障,不然這仗就打不下去。這幾天趁著雨小了點,就拉著張扶海看營地。張扶海跑了一圈,看到了西津河兩岸的竹林,西津河的各條支流,虎頭嶺奔流的溪水以及漫山遍野的樹木茶林,不時地點點頭。又檢視了三個洞裡戰士的住處和伙房情況,最後來到了遠離營地的兵工廠。

兵工廠建在一個偏僻的山谷裡,沿著一條小溪蓋起了四間石頭房子,每間相距百米以上。黃國全帶著他們依次看了鑄造、裝藥、引信和組裝四個車間。鑄造車間十分寬敞,鐵犁頭帶著七八個工匠正在忙活著,葉首志問鐵犁頭在忙什麼,鐵犁頭說燒鐵水做手榴彈殼。黃國全彙報說他們先試製手榴彈,成功後再試製地雷。現在彈殼鑄造已經摸到門路了,正在研製引爆裝置。

他們說著就來到了引信車間,裡面擺放了幾張桌子,上面放著牛皮紙、硬紙板、細木杆、膠布、鐵絲、尖嘴鉗,靠牆還有不少玻璃瓶,瓶裡盛著紅色白色的粉末。楊少良、鐵蛋看到葉首志來了,立即放下手裡的活,起身迎了上來。葉首志問:乾的怎麼樣了?楊少良說:拉火裝置和延遲引爆裝置已經研究出來了,現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